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步步惊心(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规矩,就是规矩,按照规矩流程办事,谁都挑不出毛病。

    所谓宰臣持政公允,指的就是,至少要在大道理上,站得住脚。

    和州司马公然上章弹劾本州的上司,也就是和州刺史,这还是大周朝立国之后的头一遭。

    不管谁当宰执,派人下去调查清楚,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中易正是看破了这一层,所以,他一直没有理会范质的频频逼问。

    如今已是不同往日,柴荣故意把李中易这个东宫之师,安插进了政事堂,眨个眼的功夫,宰执们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局面。

    此前,政事堂内只有三位宰相,其力量对比,一直比较稳定。身为首相的范质,根据不同的执政需要,时而偏向李谷,又时而赞同魏仁浦,确实很容易就得出统一的意见。

    只是,当李中易这个不坐堂的参知政事,掺合进政事堂之后,他倒变成了平衡相权,强化君权的重要砝码。

    现在,政事堂的意见,要么是二对二,要么是三对一,或是四比零。

    按照李中易的私下揣测,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让政事堂的意见,变成二比二。

    这么一来,大政的最终裁决权,也就被收拢到了柴荣这个皇帝手上。

    君权和相权,自古以来,就是一对此消彼涨,往复循环的矛盾统一体。

    李谷和魏仁浦严重不和,满朝文武百官,几乎尽人皆知。

    李中易刚才虚晃了一枪,楞是不跳进范质设下的圈套,这皮球,很自然的就滚回到了范相公的怀中。

    “惟珍相公,你觉得派谁下去彻查,比较好?”范质瞥了眼一直低着头的李中易,问话的对象,却是一直默默等待报复机会的李谷。

    李中易心下暗暗一叹,范质这么赤果果的问李谷,魏仁浦会怎么想呢?

    就在李中易放下茶盏的一瞬间,却见,魏仁浦正似笑非笑的望着他。

    李中易转作没有看见魏仁浦使的眼色,等杨炯麻溜的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