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才笑了笑:“你是个混不吝的,别太欺负你二哥,好歹是亲兄弟,血脉相连,去吧,去把事都办实了,再生几个大胖小子,也算青蘅命好。”
赵元白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了老太爷好半晌才道:“祖父,我怎么觉得不够真切?”
老太爷又叹,赵元白这才发现老太爷都有好多白头发了,看来是真老了,老了的人心软,犟不动了。
也不是不可以信上一信。
赵元白上前老老实实给老太爷倒茶,笑道:“祖父,瞧我刚才说的混账话,您都忘了吧。”
“您打小最疼我,放心,我会把事办好,至于二哥,”他笑起来,“好养活,不欺负他。”
养猪一样养着,配几头母猪伺候着,二哥才真是好命。
赵元白忙碌起来,有些麻烦事一连在外面好几天,老太爷趁这空档把青蘅弄出了赵元白的院子。
叫她去祠堂里尽孝,好好跪跪逝去的老爷夫人。
青蘅看着不知何时栽倒的柳氏牌位,竟也没人将之扶起来。
她上前默默将掉到香炉旁的牌位扶回原来的位置,而后到蒲团上认认真真磕了三个头。
她没见过柳氏,只听阿娘说柳氏夫人最是柔善,心怜下人,当年亦是汤城有名的美人。
柳夫人的爹是秀才,在汤城里教些孩子念书为生。
有一些传言,当年柳氏出落得极好,秀才爹早早将她定给知根知底的邻家。只可惜还没出嫁,秀才爹不幸病逝,守孝期间柳氏不知怎的入了赵家老爷的眼。
红轿子抬进了赵家,几年生了三个孩子,就这样去世了。
那一年柳栖砚十五,她说她要去考科举,爹爹没考上的举人她一定能考上。
她爹知道她说笑呢,哪有女孩子考科举的。
女红刺绣才是女儿家玩的。秀才为自己的女儿出落得如此美丽感到骄傲,很快又难过起来。
“我不求小砚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