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节 互相试探(1)(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尉这个位置,名义上说是两千石,是单独的野战作战部队。

    实则,是姥姥不疼,爷爷不爱。

    就算在这个位置上立下什么功劳,也是无足轻重的小功!

    在汉家军法之中,十个羌人脑袋也未必顶的上一个匈奴骑兵的脑袋的价值。

    而且,若是杀戮过多,还会被弹劾。

    就像去年,范明友残酷镇压了一个羌人部族,阵斩数百,随后为了以儆效尤,将被俘的三千多人统统处死。

    就被长安城里的一些人形容为刽子手和屠夫。

    于是,在舆论压力下,范明友本该得到的军功飞掉了,费了老大力气,他才勉强争取到了将部下的赏赐兑现。

    所以,护羌校尉这个位置,很多长安公卿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但霍光却就是舍得,而且将范明友放在天水一放就是十几年,到了昭帝年间,才启用他为将,出击匈奴。

    只是……

    张越抬头,微笑着看着金日磾。

    他知道,金日磾也知道,其实两人说是在谈羌人,实则却都是在互相试探对方的想法、志向。

    看看能不能合拍。

    羌人,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说句实在话,不管张越和金日磾或者霍光,在心里面有多么重视对羌人的警惕,但在如今的局势下,羌人还真的只是小问题。

    在李广利的那个强大的野战军团还没有全军覆没的今天,羌人只要敢跳,汉军主力回师,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将他们全部捏死!

    对于今天的汉室来说,羌人的威胁,真的只是一般。

    至少还没有到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来解决的地步!

    故而张越知道,金日磾特地提及此事,只是想告诉他——霍光和他,也有这样的想法。

    潜台词其实就是——侍中阁下,何不追随霍都尉,一展青云志?

    只是,张越可不想当别人的小弟。

    霍光?

    确实很牛逼!

    甚至可以说是,汉家自周亚夫后,少有的内政外交全能型政治家!

    为了老刘家和汉室王朝,他在历史上也算是呕心沥血,含辛茹苦,鞠躬尽瘁,称得上死而后已了。

    但……

    穿越者本身就不大可能居于人下。

    更别提,张越自己还野心勃勃。

    这就好比后世杰克马,对麻花藤丢一个offc:年轻人,我很看好你,不如和我一起建设帝国吧!

    纵然再敬重霍光,张越也不会扔下自己的事业,去跟霍光玩他的游戏。

    所以,张越微笑着,对金日磾道:“晚辈在来的时候,曾见明公府前,有勒石之铭,曰:夷狄进至于爵!”

    “这让晚辈真是惶恐……”

    金日磾听着,微微的笑了笑,点头道:“侍中大作,鄙人读之,如蒙晨钟暮鼓!”

    “侍中心胸,更是令鄙人钦佩!”

    “夷狄进至于爵!”

    “几与孔子之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合……”金日磾谈起话题,就特别有兴致,他拉着张越的手道:“吾曾读书,闻《论语》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吾读而落泪,夫子之教,何其大也?奈何当世士大夫,持孟子之见,不以教化家诸四夷,反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用夷变夏者,又曰:夷狄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仪所能化……”

    “至闻侍中之言,方才明悟,非其不能教之,实不愿教之!”

    张越听着,微微颔首。

    当代士大夫们,或者说今文古文两大阵营的儒生们,那叫一个傲娇啊!

    公羊学派,天天将‘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中国不与夷狄获’挂在嘴边。

    但这还是温和派,是心胸特别宽广的儒生。

    反战的谷梁、左传、思孟等学派,几乎是一口一个‘夷狄是膺,荆舒是惩’,张嘴闭嘴就是‘xx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禹贡无其图,春秋无其治,其人与禽兽无异,愿陛下弃之!’。

    更有甚者,直接人身攻击,痛骂四夷说:蠢尔蛮荆,大邦为雠!

    总之呢,出了长城,所有不在《春秋》《禹贡》记载的地方,都是夷狄蛮荒之土,这些地方的人,连接受教化的资格也没有,更不提蒙天子雨露恩泽了。

    他们唯一的下场和最好的结局,就是自生自灭!

    士大夫们深深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