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抓他们来做苦力,帮着自己排版。
这三个人是书痴,竟然合作分工,一人把《同年小录》上用到的字挑出来,一人排版,再一个人用剩下的活字排他们找来的绝版书,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还天天都乐呵呵的,对徐平千恩万谢。
这种精神不由得徐平不感慨,托人让庄里的徐昌加紧赶制新活字,能让三人也能印几部绝版书出来。不过活字配方还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能完全达到热缩冷涨的要求,日后还要试验,徐平并没有把配方告诉他们。
好在这时的读书人对各种秘方还是比较尊重的,并没有追问徐平。
此时已入初夏,到了中午不免有些闷热,几个人便把工作场所搬到徐平的小院里。秀秀一直在一边打下手,去煮了些清凉解渴的汤水来给几个喝。
还没喝完,保福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名刺,对徐平道:“官人,外面有人送了这张名刺进来,说是本科的进士。”
名刺就是后世的名片,不过内容略有不同,虽然也有官职,便不会把一串乱七八糟的什么各种理事之类的虚名头弄成一坨。除了官职之外,还有籍贯和简单的家谱,文雅点的还会写上自己得意的诗句,甚至画上特别符号。
徐平接过名刺,翻开看了一下,问身边的赵諴:“王素,我怎么不记得本科进士有这人?希平兄记得吗?”
赵諴与徐平同列本科头等,葛闳是二等甲科,嵇颖只是乙科,有事情自然而然地徐平便会与赵諴商量。
赵諴低头想了一会,猛然抬头:“不是与我们一同殿试的。云行,你仔细看看他祖上是谁?”
徐平满腹疑惑,又打开名刺看了一遍,自语道:“父亲是王旦?——这不是前朝宰相魏国公!”
赵諴点头:“不错了!我们还是出门去迎接的好。”
王旦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那一榜人才济济,他只中乙科,可要知道排在他前面的冠准也是乙科,世称龙虎榜,名臣名相无数。王旦又是这一榜里地位最高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