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富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恩例同执政(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优待老臣或者宰相、执政离职外任时的加官,再一个资格就是军功。文明殿学士在太平兴国五年由端明殿学士改来,序位在枢密副使之下,资政殿大学士和翰林学士之上。此时的殿学士高低以殿来分,并不是加个大字就高一等的。明道二年复置了端明殿学士,位于资政殿学士之下。

    诸殿学士例带“恩例并同执政”,称“注脚学士”,偶有例外的则称“无注脚”。职本来就不同于官和差遣,皇帝的意见更重一些,赵祯把最高的殿学士都授给徐平了,不会不带注脚。徐平在三十一岁这一年,终于获得了宰执待遇,差遣比不了三十任宰执的寇准,但官和职却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接了诏书,徐平看着前来传诏的石全彬,愣了很久,才道:“恩德太重,我如何敢接?”

    石全彬笑道:“经略,职是君恩,非官和差遣相比,可没有封还诏书一说。”

    怎么可能没有?不过职确实与官和差遣不同,除了虚无飘渺的备顾问外,没有任何职掌,如果封还诏书,就是明摆着对朝廷不满了。

    徐平终于还是叹了一口气:“君恩太重,我有些承受不起啊”

    石全彬上前一步道:“经略,我们借一步说话。”

    看来石全彬还带了赵祯的话,徐平把他让到自己的书房,道:“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莫不是朝中艰难,想让我这里再建些军功?”

    石全彬看了看窗外,压低声音道:“虽不中,亦不远矣。自昊贼叛宋,陕西各路与党项接战以来,惟有经略这里的秦凤路,没有任何败绩,还有一场大胜。若是没有你这一场胜仗鼓舞,朝中现在必然乱成一团。你在秦凤路改革军制,整训部伍,都有详细奏章送到朝廷,官家每次都仔细观看,有的甚至能够背出来。依着官家的意思,你在秦凤路所为甚有成效,不如推而广之,其他几路照做。不过,似你这里行事,三衙便就从此可有可无,那些军中将门,从些只能跟其他军官一起整训、学习,再没有半分优势。你想一想,他们会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