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秦凤路这里?仅仅三都川一仗,是远远不够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禁军精锐全部集中于环庆、延两路,而泾原路和秦凤这里,京城来的禁军极少?”
延路的赵振是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的刘兴则是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他们在那里,表示这“上四军”的主力也在那里。而泾原和秦凤路,则以驻泊禁军为主,各有万把人的京城禁军。这种布置,已经说明了朝廷的态度。
实话讲,京城禁军精锐确实战力强劲,以单兵战力论,他们几乎就是这个时代最强的战兵了。三川口元昊大胜,但却是以更多的人员损失为代价,历史上从那一战后,他基本都是避开以“上四军”为代表的禁军精锐,再也没有跟成建制的京城禁军碰撞过。但是这些强兵劲卒,却被用在了结硬寨打呆仗,扫荡不成气候的蕃部上。
要打仗,首先要确定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攻城掠地,还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中原王朝被游牧民族打得狼狈,一般都是在消极防御,死守一座座城池,把精锐兵力逐渐耗光。一旦集中力量打出去,反而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草原大漠。中原地区一座城就代表着方圆数百里的人口和物资,城池自然重要,但把这种经验用到对外战争,就不得其法了。宋朝更进一步,从每城必守延伸到每寨每堡必守,兵力分散,使本来有优势的军事力量在每一个局部都处于劣势,被动挨打。
赵祯需要秦凤路的战功来支持徐平,他的统治基础是禁军,不可能把禁军的将领得罪光了,那样他在皇宫里都坐不住。看好徐平,也得徐平自己去争取。
思索良久,徐平对石全彬道:“这些日子,昊贼坐镇卓罗和南,欲要重施破金明寨的故伎,派人诈降混入榆中县。我已经得到消息,不破榆中城昊贼不会渡黄河,而榆中城一失则攻守易势,这么大饵我怕鱼吞了把自己拽到河里去,不敢把榆中城送出去引诱番贼。本来想的,向后拖一拖,看能不能引党项派军试探性地进攻驻兰州。到时一口吞掉,虽然昊贼必然北窜,动不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