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再是那个打法,你觉得最后结果会如何?”
谭虎点了点头,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这次谈判其实定的不是打不打,而是怎么打,打之前先划出一个双方认可的范围来。就像街头流氓打架一样,先讲好点到即止,不是不死不休的生死之战。打完了,按照最后的结果,双方划地盘谈条件。难听一点,跟街头混混抢地盘颇有些神似之处,道理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内容不同罢了。
想了好一会,谭虎又问:“既是本朝占尽上风,那为何都护不直接统大军,攻下丰州之后东进,夺了云、朔两州?若是顺利,连幽州一起夺回来也不一定!”
徐平笑着摇头:“哪里能够那么简单!能做到那样,还在这里等契丹国主来,我早统大军到云州去等他了!在丰州战契丹,最多他们能派过来三十万大军,而到云州,这个数字少也要翻上一番,多到近百万也说不准。我们现在占尽上风,前进三百里就化为乌有!”
三五百里山路,对大军来说足以让主客易势。攻到云州城下,宋军的补给线拉长,契丹的补给线缩短,优势就到对方那里去了。若不是如此,防守方经常用的诱敌深入,岂不是白废力气。到了云州,不但是补给线双方优势互换,契丹的动员能力大大加强,山后数州加上北方部落的兵力都可以动员起来,幽州可以就近支援,三十万变成百万并不夸张。
一个国家的底蕴不能小看,契丹不是党项可比。对党项,精锐一失,全国崩溃,契丹是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别说丰州,就是攻下燕云十六州,契丹也依然能够撑得住。
最终出现这个结果,就是进攻云州徐平力有未逮,到丰州决战契丹同样力不从心。只能够比划一下,点到即止,得出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来。
回到云内州,徐平招来张亢和王凯,与范仲淹一起商量接下来的战事。
站到地图前面,王凯指着双方的兵力布置道:“依卑职估计,契丹到丰州来争地,极可能是兵分两路。一路走德州威逼振武县,一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