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九十九泉到丰州,来夺我云内州。而中军可能驻于白水泺,居中侧应。故契丹来的兵马,当在二十万之数。”
徐平问身边的范仲淹:“经略看来,契丹人会如何布置?”
“应该是兵分两路,只是会一路虚,一路实。虚的一路守,实的一路攻。”
徐平点头:“振武险城,正当群山之口,易守难攻之地。前些日子曹将军占住了各处山口,立了城寨,已是固若金汤。契丹大军要从那里来,极是艰难。是以此次交战,契丹当是出大军到丰州,来攻我云内州。监军说的不错,想来应是二十万之数了。”
张亢道:“我也是如都护这般想。契丹应是分兵数万去守德州,以防从我军振武县去断他的后路。主力过九十九泉,到丰州,来争云内州。契丹国主极可能自将十万兵马,驻于白水泺,居中策应。不管哪路出了意外,都不失大局。”
走德州来攻振武县的路线短而且好走,但被宋军封住了出口,契丹不会走。数十万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耶律宗真除非疯了,不然不会如此安排。从这个方向绕行山间小路更加不可能,后路随时会被曹克明断掉,这是太阿倒悬之举。
契丹的选择实际上只有一个,以少量兵力防守德州方向,主力从北方到丰州,在丰州以东与宋军对阵。胜了则进取云内州和东胜州,败了则退守丰州。
徐平起身,站到地图前看了一会,道:“契丹主耶律宗真年少气盛,不一定就会安坐白水泺,观前方成败,他亲自统大军到丰州也不无可能。我们想的是老成持重之举,不过契丹人未必会如此稳重。现在他们处于下风,不能在前线投入大军,没有胜机。我估计,不管契丹主到不到丰州,都会把大部兵力投到丰州。”
说到这里,徐平指着地图道:“德州,契丹可能只派两三万人驻守,不会再多了。白水泺至多留三五万人,守住后路就好。那里离云州不过二百里,云朔两州契丹还有大军,不至有失。是以契丹到丰州的大军,可能在三十万之数。如果这些时间继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