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推移,生于华夏,沐浴在华夏的文明、文化、传承、造化下,是我之幸。”
“圣也好,神也好,向着什么方向和目标前进都好。根基,却已经早早就铸下了,从父亲那里,从母亲那里,从两位师长那里,也从整个的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那里。”
源远,流长。
前世,许广陵既探了源,从易经那里,从诸子百家那里,也泛了流,从二十四史,到各种地方志,纵横千年,领略千家万家。
那里面。
既有中央与诸候、世家与寒门的对抗,各种阴谋阳谋,谋国,谋家,谋当世,谋后世。
也有如《三字经》《菜根谭》《山家清供》《随园食单》等等这般的佐餐小物,便如一片绝世锦绣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几朵同样不起眼的小草小花。
在你不经意间,凑近了,才发现,一样是别有风味。
便如现代史上的那位陈寅恪先生,出入诗史,宗教、语言等等多有涉猎,而他的“涉猎”,也足以蔚然巍然,自成一家。
一辈子潜心于史学的研究和阐微,晚年,却是来了一本《柳如是传》。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心境?
大抵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生的纵横驰骋开疆拓土之后,回到故园,栽几棵梅树,酿几坛酒。
然后在一个细雨熟黄梅,梅子半青半黄的时节,燃一炉炭火,既祛着阴湿,也煮着梅酒。
淡淡的香甜,就在那炭火偶尔的噼啪中,也在那细雨一直的淅沥中,慢慢慢慢地散逸出来,填充着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并继续散发到天地中去……
此身固已老,此心尚年少。
此生固有涯,此意向无穷。
许广陵把眼前别样的“茶叶蛋”,一样吃了一个,余下的留给甘从式。
甘从式问:“可好吃?”
“非常好!”许广陵道。
此岸彼岸,一水相通;前世今世,一菜相连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