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问题,这一点是在货币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但凡是在明君的治理下,货币一定是非常诚信的,好比说唐初的货币,那一钱重就肯定是一钱重,绝不会缺斤少两的,但是昏君的治理下,货币肯定是缺斤少两,唐中期和末期就是如此,他们这么做就是在洗劫百姓。
李绩点点头,又道:“可如果是我们要对外发动战争呢?”
韩艺道:“首先,朝廷当然要保证一定的存储,粮食和铜是肯定要有储备的,这样才能保证,只有到真正关键时候,才拿出国债来。其次,对外发动战争的话,国债是更加好卖的,如果在打高句丽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国债,那么我们就直接发行特殊国债,让商人来购买国债,筹备军资,等到拿下高句丽之后,我们就可以拿高句丽的土地来抵债,道理是一样,只不过更加简便一些。
而且还可以计算出,我们对外发动战争的成本和盈利。商人可不蠢,他们先就会计算假如得到那些土地、资源,能够价值多少钱,他们当然只看利益,但是朝廷顾虑要多一些,将两者相减,就是朝廷要投入的成本。而且,朝廷打仗,也得消耗,商人也赚钱,以前的那些朝代,都直接是用强的,咱们大唐帝国,不但是借,而且还给利息,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朝廷发行国债。根据我们的金行统计,国债是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商品,也就是说交易量是最高的。”
李治愣了下,道:“此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道:“千真万确,因为元州一事,导致许多拥有国债的人,可是对外抛售国债,因为他们要立刻用钱,但是那些保守一点的商人,或者有大量闲钱的人,他们就开始购买国债,因为国债的利息对于他们非常是吸引的。”
李绩闻言,是心悦诚服的点点头,今日他才明白,原来国债可以这么玩。
李治也是非常高兴,国债令人如此相信,可见百姓是非常信任朝廷,信任他的,听得哈哈笑道:“朕得韩艺,真如齐桓公得管仲啊!”
韩艺纳闷道:“陛下,怎么你也将
-->>(第4/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