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88 造城墙】(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并编订简单实用的几套功夫,传授给当兵的们,作为警备部队。到时候,野战部队主要从警备部队中抽取优秀的人员补充。

    现在这些都只是韦宝的构想,还不能称之为警备部队,顶多算是民兵和劳工的结合体。

    韦宝看着排列的虽然不算整齐,但是也像那么回事的二千五百多劳动力,很是满意,意气风发的准备讲话。

    范晓琳陪着芳姐儿和孙九叔过来了。

    芳姐儿和孙九叔昨天来的,虽然知道韦宝这个甲的人数很多,却没有想到这么多人?这年头,一个甲再大,也不过两百人左右,一个里再大,也不过一千人到两千人,三千人是不可能的。

    芳姐儿和孙九叔目测了一下,韦宝一个甲就有二千五百多劳动力?再加上站在周围,不用进来列队的老弱妇孺也是韦宝甲中的人,合在一起,快3500人了吧?

    “原来韦宝的甲有这么多人?”孙九叔忍不住惊叹了一声。

    “这些都是韦公子手下的人?”芳姐儿问道。

    “嗯,都是小宝手下的人。”范晓琳微微一笑:“我们现在都是小宝家的家奴。”

    “哦。”芳姐儿喜滋滋的哦了一声,满面堆欢。对于韦宝的印象,分分钟又刷新了,觉得韦宝很有本事,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能管这么多人。

    她才管二十几个山海楼的伙计,便时常觉得劳心劳力,疲惫不已了,也不知道韦宝用的是啥法子,能管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似乎都特别的守规矩。

    孙九叔则暗忖,怪不得那些里正和甲长们如临大敌,金山里一个里加在一起,也不如韦宝这一个甲的一半人多,你们一个个弄得跟个能打仗似的,他们不紧张才怪了。同时也暗暗惊异于韦宝的管理才能,一个14岁的少年能将这么多人管的服服帖帖的,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芳姐儿轻声问道。

    “都是从各地收留的流民。”范晓琳答道:‘小宝心善,见不得人冻死饿死,无家可归。’

    “韦公子人真好。”芳姐儿点头道。

    实际上韦宝手下这些人,现在就有实力单挑四个里的劳动力合起来的壮丁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四个里的实际壮丁人数了。

    赵理全和赵克虎带人挟持了芳姐儿来捣乱的时候,韦宝的这个甲只是出动了护卫队,和本甲的原住民。

    要是把人都派出去,当时就能把四个里的壮丁都怼走。只是当时罗三愣子没有得到韦宝的命令,不敢随便把人喊出去争斗,怕人数太多,酿成双方大规模的团体械斗。

    “只要大家努力工作,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正式编制。”韦宝并没有怎么训话,他本来就不爱说一些大话空话,体制本身就有强大的制约整训功用,说完,韦宝扫视一圈众人,手一挥:“出发!”

    今天的任务是把所有人拉出去把四个里与外界隔开的城墙的地基线条打出来,在上百公里的预设的城墙线上,做好标记,然后挖出地基。

    造城墙需要水泥、石灰、沙子、砖头,这些韦宝心里有数,他手下有大批石匠,打地基这一步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是古代制造城墙,则是用大型石料打磨成四四方方的砌成,不但耗费工料,还耗费大量人力,整个长城才多长?韦宝这一百公里的城墙要是按照古代速度,就是一万人,什么都不干,专门用来修造城墙,二十年也别想完工。

    这个阶段,挖地基就是挖沟,韦宝对城墙的要求标准是,高八米便可以了,不用弄得太高,以免惹人猜忌。厚度倒是要求很厚,底下宽9米,上面宽5米。要能达到住人的标准,以后警备部队都直接住在城防中。

    韦宝骑在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上,范晓琳和王秋雅现在也学会了骑马,骑马跟随在韦宝身边。

    芳姐儿虽然不会骑马,有韦宝的随扈牵着马,所以也骑在马上。

    孙九叔、韦父、范老疙瘩、王志辉、李成楝、罗三愣子众人跟在韦宝身后。

    “挖沟挖地基的工程并不浩大,把人分成25个大队,每队百人,预计多久能完成?”韦宝问身边的一名石匠,他已经将图纸画出来,并告诉这石匠,把四个里都包围进去,地盘范围能多大就多大,那工匠知道总共要二百多里的城墙。

    “十内日便能把地基挖完,主要是砖头难弄,造墙要大石砖。”石匠回答道。

    韦宝微微一笑:“嗯,十日之后,我会重新分配人手的,到时候我让你们看看,不用大石砖也能造出更加牢固,千年不坏的城墙。”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