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上,绝大多数的人是饿死在异乡。
所以,不是实在无路可走,谁也不会离开原籍。比如辽西那帮被建奴夺走粮食,再被官兵逼的走投无路的难民,还有西北的一些难民,难民成为流民之后,就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这句话,在大明格外的贴切。
说清朝到处都是奴才,明朝也差不多,满清只不过是大明的加强版罢了,满清的各种制度更加严苛,对人的思想灵魂的禁锢更加心狠手辣。
韦宝看出来刘春石的担心,对刘春石和罗三愣子道:“三愣子哥,春石哥,我真不会再出去跟他们吵了,三愣子哥,你和春石哥先回去吧。”
罗三愣子看了看刘春石,“春石,要不然你先回去吧,我等会天黑了再回去。”
刘春石像是想通了什么事情,“你们别担心我,他们还能拿我怎么样?大不了就是离开这里没法再参加科考。我考了这么多年,也只不过是个童生,其实早就对科考不抱多大念想了,我的家境要是向郑忠飞家一样,有钱买考题,别说秀才,举人我都早考上了!哪里像那个郑忠飞,有考题都考不上一个童生。真的惹我起了火,大不了咱们一道出外当流民便是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三愣子,等会我跟你一道回去。我不怕郑金发这老东西!”
罗三愣子像是不认识了刘春石一般,笑着在刘春石的胳膊上拍了一下,以示赞赏他刚才那番话。
韦宝也微微一笑,对刘春石道:“看透了这一点,不管还要不要继续参加科考,走科举这条路,都是很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心态?心态?”刘春石怔怔的重复了一下韦宝的话,“嗯,这两个字用的妙,用的贴切。韦宝,你果然是一个有天赋的人。”
“对呀,我们韦宝现在就是开窍了,以前都是老童生对小宝讲道理,现在反过来,变成小宝开导老童生了,我早就对老童生说过,别成天惦记考秀才举人当官的事儿了,都快三十的人了,等到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