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四十二章 科场弊案(二合一)(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科举重否?

    在场每个读书人都在心底自问。

    当然是不重了,面上人人都会这么说,但心底却有几个人不这么想。

    众人以为林延潮要否定这个说法,却见他笑着道:“本府以为当然重矣,否则我等此来何事?”

    听着林延潮的话,众读书人们都是一笑。

    “若是人人轻之科举,那么本府又何必在此,为朝廷开门取士呢?”

    闻言下面的读书人都是大笑。

    见众人大笑,林延潮肃然道:“然科举重矣,但是否有比科举更重呢?本府年少读书时,老师曾诫之'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众读书人闻此都是沉思。

    “诸位,何为志?汲汲于功名,并不耻之,惟功名夺志耻之。”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读书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林延潮的说法,平日我们可以追求于富贵,畏惧于威武,嫌弃贫贱。

    但是心底一定要有更重要的志向,是这些不能所夺的。正如我们热衷于功名,但是不可为功名改其志向。

    在场不少读书人听了都知道,这也是事功之学的主张。

    林延潮当初深受天子赏识,三元及第,又为日讲官,前途无量,却因为了归德府大水的事上谏天子,被贬至地方。

    富贵加身,谁都会说弃之,但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众读书人对林延潮敬佩之至,他真正做到了'学与道合',唯有学与道合,方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正为林学的根本。

    所以众读书人听了林延潮一席话,不由都生出原来这才是事功之学,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是却是如此贴切,不说在场读书人,就是目不识丁的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时下面有一名学子问道:“敢问府台,何为志?”

    林延潮点点头道:“问的好,朝廷有律令,不可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