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吧。”
这一天,是吏部要报选天下优异文职官员天子,按理要前往乾清宫请旨。
齐世祖露出一个恍然的神色,笑着道:“此事本官都差一点忘了,累几位久候了。”
对于齐世祖的话,数人自然心底都是不信。
于是众人不说话来到乾清门前,但见吏部尚书杨巍,正坐在门前屋檐下。
几名太监撑伞奉茶的伺候着。
杨巍闭着眼睛养神,待几人到面前行礼参见后。杨巍方睁开眼睛点点头道:“你们来了。”
就在这时,乾清门一开。
看起来上了年纪的杨巍,一下子有了精神,在太监的搀扶下从椅上起身。
沈一贯他们随着杨巍一并来至乾清门前的石阶下跪拜。
但见皇帝身边的太监高淮来至台阶下,搀扶起杨巍笑着道:“杨天官让你久候,这是陛下的旨意,一切依吏部所请。”
杨巍手捧过圣旨正色道:“有劳公公了,请圣上放心,臣一定秉公为国选才。”
高淮点点头即回去了,杨巍回头看向沈一贯三人道:“回部。”
说到这里杨巍又对齐世臣道:“齐都谏,照例也请到场监制。”
当下众人来到吏部。
吏部公堂上,左右书吏都是摒退,门已关闭。
杨巍对众人道:“以往吏部铨除,都是我们堂官,司官,吏科都给事中在堂,看打选官印子,挂榜登簿,以待总缴入内。但这一次铨选与以往不同,这次不是选官,而是推举贤良。”
说到这里,杨巍于公堂上座,齐世臣下座,其余官员各安其座。
说起公座,吏部,兵部选官时,吏科,兵科都给事中也是一定要到场的。
按照规矩,尚书与都给事中都要一并上座,但是在万历初年时,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主动自贬下席,不敢与吏部尚书同座,从陈三谟以后,吏科都给事中都不敢与吏部尚书并列。
不过在兵部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