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章 经史并重(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朝廷里就认为理学更切乎平民教育,而经世致用则在精英教育。

    这才是理学的初衷所在,也是理学能发扬光大的原因,做不了经世致用的人才,但至少是个好人,普通老百姓如此也就够了,这是真正的走群众路线。

    但到了明朝,这一点却歪了。

    很多读书人只抱于经义,而不知史学,甚至摒弃史学。如赵用贤,季道统这样的饱学之士,都认为只要读通四书五经就够了。

    甚至季道统连思辨都抛弃了,理学不是心学,根基在于'格物致知'。

    用心学,禅学顿悟的方法,对外却称自己是理学,里不里,外不外,两边的精髓都没有得到。

    林延潮的一句讥讽,令季道统很不高兴。

    什么我教你啊?没错,你林延潮是三元及第,但我好歹也是庶常,你也不能这么看不起人吧。

    季道统道:“还请林学士解释如何从史籍中思辨?如何不误入歧途。”

    林延潮道:“好,那么请问季兄读史记吗?”

    季道统虽为庶常,但有心于日讲官,身为日讲官一定要经史兼顾,如此才能讲授帝王之学,所以对于史记他是有涉猎的。

    季道统负气道:“当然读过。”

    这时候掌院学士张位笑着道:“林学士当年为日讲官,每日所讲,天子都是赞赏。今日乘着院议之时,大家不妨听听林学士如何讲史,也算增长见闻。”

    众人听了都是点头,谁不知道林延潮在任日讲官时,深得天子赏识。对于一段史料,如何讲出经世致用,切乎帝王之学,大家都要学着,以后担任日讲官时候都是用得着的。

    林延潮向张位拱手表示谢过,然后向季道统道:“请季庶常从史记中任意抽选一篇!”

    好大的口气,任选一篇!

    众翰林都是心底嘀咕,翰林每次日讲时,都是要提前备课,好与天子讲史,譬如林延潮这样随你抽考的,难道这就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