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吗?(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杨巍都被他逼得向天子辞官。

    而眼下自己风头太盛,从无足轻重的小卒,现在也成为申党前锋,这已是令李植生起了忌惮之意。

    但要打倒自己不可能,因为自己有圣眷在身,所以他就先坏自己名声,降低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至于这个徐贞明就是李植这些清流党推出来与自己打对台的,想办法压自己一头的。

    当然李植说的也不无道理,万里送番薯,令人很容易联想至花石纲。至于让徐贞明与自己打对台,人家也是堂堂正正的实力比拼。

    清流党自命为君子,这搞人的手段,至少表面看起来光明正大,至于还有什么其他见不得光的就不知道了。

    林延潮对钟羽正淡淡地点了点头。钟羽正琢磨不透,林延潮此举是称谢还是不谢。

    稍后大朝仪开始。

    大朝仪是御殿议,而不是原先在皇极门外御门仪。

    康熙皇帝很喜欢御门听政,不过清朝时御门听政的地方是在乾清门,而明朝则是在皇极门。

    众官员列队后进入皇极门。

    翰林班次讲读在尚宝司少卿之上,史官在尚宝司少卿下,在尚宝司丞之上

    原先林延潮的班次很后的,不提也罢,但现在倒是可以仔细说说。

    公侯武将自成一班不提,文官班里从正一品至从九品十八级,一共是十八班。

    最前面是三公三师,申时行加封太师后,已是文臣之首,当然站在第一列。

    然后按品级一品一品排下来,品秩为先,次照衙门,比如吏部尚书肯定站在户部尚书上首,六部尚书又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上首。

    如果是同品同衙门呢?比如侍郎,那左侍郎一定在右侍郎之前。

    翰林院中,侍读学士又先于侍讲学士。

    当然这是隆庆年以前的规矩,后来又不按照这规矩办。

    原因就是因为有两个品级的官员不好排,一个是御史,还有一个翰林。御史是品级低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