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手中权力大,翰林是现在品级低,但将来权力大。
‘莫欺少年穷’这句话是专给翰林而设的。
后来规矩进一步破坏,成为侍从官(翰林,鸿胪寺,尚宝司,六科),风宪官(御史)不序班次。
林延潮为讲读时,位在尚宝司少卿(从五品)上。
现在为侍讲学士后,位在国子监祭酒(从四品)之下,通政司通政(正四品)之上。
而张位身为掌院学士与掌詹事府的徐贤卿,朝班班序则在佥都御史(正四品)之上。
由此可见侍从官越班,将原先的班序打乱成什么样子。官场上的品级,早已代表不了真正的权力大小,还不如朝班的位序更靠谱一些。
现在林延潮上首站的是国子监祭酒赵志皋,下首则是陈于陛,于慎行,以及通政司左通政魏时亮,新任通政司右通政魏允贞。
除了御史台外,所有大九卿的四品官员通通站在林延潮下首,比如太仆寺少卿,刚才黑了林延潮一把的李植,也得站在他的下首。
因此从朝班班序来论证,侍讲学士在官场里的地位,是在正四品之上,从三品之下。
这还是在京官中,若放到外官里,更不用提了。
大朝参后,天子于皇极殿接受百官拜贺新春,然后百官向天子献贽礼,但这流程就省略化了,天子不会一个个官员礼品看去。
唯独殿上赐宴的官员,要亲自在建极殿上给天子献礼。
这有资格上殿与天子燕饮的官员,同往常一样,三品以上大员,五品以上翰林,有殿上坐的资格。
从列宴资格来看,侍讲学士更一步达到了从三品的地位。
林延潮也是终于是获得‘殿上坐’的资格,而不是原来整天坐在殿外。
但是满殿大佬中,林延潮却只能坐在殿门外的廊下,没错,这也是殿上坐。
而殿门内除了勋戚武官,文臣唯有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部堂,顺天府府尹。
至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