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强忍着喝下。
然后天子坐在御座上闭目养神。
这时张鲸来了,他本是步伐匆匆,待见到天子在休息,立即改蹑手蹑脚来至御座的阶下。
哪知还没近前,天子就闭着眼睛道:“是张鲸来了吗?”
张鲸讨好地笑道:“万岁爷真是圣耳,奴才这点声音都是瞒不过你。”
天子睁眼道:“你的脚步声,朕还听不出来。”
张鲸谄笑了几声,然后递上一封公文。
太监将公文转交至天子手中。天子看了几眼道:“可察到何人在背后主使?”
张鲸说了几个名字,天子冷笑道:“这些人官不过是翰林,员外郎,竟能号召朝臣?”
张鲸垂头道:“奴才会继续查,不过陛下是不是以龙体有恙之名,先不去皇极门。”
天子摆了摆手道:“不,朕倒要看看这出好戏,立即摆驾。”
说完天子从御座上起身,坐到飞云辇上。
此刻文武大臣鱼贯从午门左右掖门,经汉白玉金水桥进入皇极门前。
五百余名官员依着一至九品的朝牌,分列至皇门之前。
官员们垂下头屏息静气。
此刻静鞭三响,韶乐一起,天子御驾来至皇极门升座。
三辅臣率百官向天子行礼后,然后问安。
众大臣们看去,天子虽容色有些疲倦,但精神还算可以。
昨夜是太监宫女为了排演太后大寿燃放焰火,令紫禁城失火。眼下既已将人处置,众官员们也不好就此事继续追查下去。
但是就在这时一名官员突然从班列出班,来至御道旁向皇帝跪下,朗声奏道:“陛下,皇城失火并非没有来由,此乃上天给予陛下之警示,警示陛下在位若不修德政,将来必遭天怒人怨。”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天子也是看过不少大臣的弹劾奏章。
明朝官员上谏,一贯以言辞激烈,夸张而著称。当然文官们自有一套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