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七章 做事的人(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做事做上来的,这就非常了不起了。

    当然,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380也就永远都没有380了。

    不过那是后话,胡总也未必就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至于说你下面路局这批人这么胆大包天的搞“独走”上面会不会同意?这个问题,所有的路局领导们,都心照不宣的闭口不言。

    请问把他们这些人以“考察”的名义集中到白音华的是谁?请问没有授意,作为未来铁道部长预定的付志恒会冒着这个政治风险,把胡文海扯进来和他们直接推销这个方案?

    最关键作为铁道部亲儿子,中铁建投搞这么大的动作,难道能瞒得过部里那么多双眼睛?作为铁道部的钱袋子,铁道部长可是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时时刻刻盯着这里呢。

    之所以要胡文海“私下”与他们接触,不过是假撇清罢了。

    倒是这样一来,因为铁道部没有直接出面,自然也就放弃了最终做决定的位置。

    胡文海提出了每年两百亿,一共发行五次,筹集一千亿两年期债券的计划。这一千亿人民币的资金要如何分配利用,可就得有路局的领导们先拿出一个主意来了。

    基本上,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这一千亿在前面吊着,就是铁道部的命令都未必好使——毕竟,铁道部自己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自胡文海定下方案的基调之后,各路局的积极性就被彻底调动了起来。

    原来是预计成立铁路管理公司来发行公司债,这样就有了足够的安全空间。不过为了能够切实掌握资金使用的权力,路局领导们一致跳过了这个步奏,下定决心干脆以铁路局的国企身份,发行公司债。

    这样的好处不言自明,铁路债的信用更好,而且资金使用更加方便,也更有利于管理和各方监督。

    胡文海当初是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着路局上可能惧怕风险,才设置了管理公司作为这道防火墙。要不说铁路系统有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