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也会比较严重,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工业产能的扩张,而是工业体系升级。
就以原历史情况来说,大下岗在东北和全国其他地区,带来的问题都是完全不同的。
要说南方有没有下岗?当然有,不仅有,而且规模并不比东北小。但南方的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工业化、快速的扩充产能。大量的城市化工程能够吸纳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工人下岗后在就业市场上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工作。
然而东北的问题却是工业升级,建国后几十年里,东北早就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产能稳居全国之首、城市化率和欧洲接轨,哪有那么多的城市扩张项目来吸纳失业人群?
可是工业体系升级所需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在当时的东北都不可能存在。同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又没有足够优势,再加上企业办社会的福利模式,下岗对工人来说才成为了一场灾难。
城市化率,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东北的城市化需要的是从工业化模式向中心城市转变,增加第三产业和高端工业份额,作为工业体系升级的发动机,而不是一个臃肿的蒸汽朋克怪物。
这就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工业转移。将一部分工业能力,从大城市向小城市、乡镇等地疏散,运输是这其中的关键。
一说起后世的江浙沪,所有人都感叹我“大包邮帝国”威武霸气。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包邮帝国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交通成本被极大摊薄、物流体系已经相当完备的地区。
也正是因此,长三角才会诞生那些,一个村镇能够供应某种产品全世界绝大多数份额的“怪胎”。才会产生那种美国竞选结果,生产美国两党党旗缝纫工比美国总统更早知道的现象。
也正是在江浙沪的物流体系支持下,才会诞生某个村头小店坐在柜台里打电话的农村妇女,正在操纵着世界上某种产品定价权的事情发生。
别看她住的房子东倒西歪、门脸破破烂烂,说不定因为晚上放学孩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