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一、二章(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嗨,阿姨快别这么说,这已经很丰盛了!”胡文海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几盘菜,糖醋白菜片、蒜薹炒肉、韭菜炒鸡蛋,还有一个干豆腐芹菜花生米的凉菜,看起来应该是晚上给严成忠留的晚餐。然而堂堂昆仑总师,晚饭竟然连一盘肉菜都没有,这也让胡文海有点惊讶。

    “严叔叔,我想问个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方便。”胡文海端起饭碗来,小心的问道。

    “哦,什么事情?”严成忠扒拉着饭,吃的倒是很香。

    “咱们606和601所的待遇怎么样?”胡文海吃了几口菜,不觉眼前一亮。虽然都是极普通的家常菜,但在平凡中见真谛,严成忠爱人的手艺让他胃口大开。

    “哦,这个。”

    严成忠想了想,说道:“和其他企业差不多吧,年轻人两三百块钱一个月。”

    “那您呢?”

    “我?我一个月的工资是四百三十五块钱。”严成忠的话里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

    然而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刚从英国做了四年访问学者回来的飞机发动机总师呢?在英国,他的导师和他的同学,恐怕收入能比他多出几百上千倍来。

    “这个,我有一个想法。”

    胡文海说到这里,将手上的碗筷放下,犹豫着说道:“不知道严叔叔对我有多少了解,我和熊猫国产化项目组的林千军主任比较熟悉,现在正在向国家申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您应该听说过,就是已经停止的斯贝发动机国产化计划。”

    “哦。这个我知道。”严成忠吃饭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恍若无事的说道:“吴老搞的斯贝项目很可惜的,如果能发展下去,应该会对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严成忠口中的吴老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吴大观。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甚至有一部电影专门介绍了他的事迹,名字就叫《吴大观》。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国家把斯贝项目下马之后,却只能“著书济贫”。作为航空部科技委任常委之一。他的日子却仍然过的相当俭朴。

    严成忠的位置有些敏感,总不好直接质疑组织上搁置斯贝国产化的决定,只能用这种不咸不淡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了。

    胡文海叹了口气,点头道:“正是如此,我认为航空发动机未必是飞机的附属,斯贝项目就此搁置无疑是一种浪费。严叔叔大概知道,我没别的能力,赚钱的本事还算有些。把斯贝项目重新推动下去,不要管它是不是有可以使用的飞机。就算国内暂时没有飞机用的上,作为技术储备也好。我们可以去做国外的项目。可以在航空发动机的基础上搞燃气轮机,可以搞涡轮发电机,这些都可以用到斯贝的技术。”

    “即使国家暂时没有能力上斯贝项目,但是我有这个能力,我希望能为斯贝项目的延续再贡献一份力量。”

    胡文海真挚的说道:“但我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我今天和严叔叔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有一件事情想拜托您。”

    严成忠停下了筷子,满满放下饭碗,有些凝重的看着胡文海。

    他从胡文海的话里听到了深切的痛心和一片热诚,作为一个熟知中国未来三十年航空发动机发展史的军迷。哪个中国人没有一个发动机的“心病”。

    也许是为胡文海话里的情绪感染,严成忠点了点头:“你说。”

    “新科公司正在筹备一个动力研究院,然而咱们国家的发动机研究行业您也清楚,人才几乎都被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给承包了。我现在是手里穷的只剩下钱了。但是真正有用的人才却是一个也没有。我的要求很低,能不能请606所支援一批相关人才。我们新科公司可以拿出一笔钱来,作为606所劳务派遣的报酬。钱多钱少的,至少能给所里的同志们改善一点生活。”

    严成忠被胡文海那句“穷的只剩钱了”的话逗的一笑,然而也对他的财大气粗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他想了想,说道:“这个事情我说了不算。说到底,我只是个搞研究的。究竟行不行,这个要所领导研究决定。小胡你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和所里提一提。”

    胡文海展颜,重重的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严叔叔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为国增光

    胡文海从严成忠这里得到了一个初步答案,然而接下来的麻烦事情却是刚刚开始。

    要想确定斯贝发动机能否装上幻影系列战斗机,甚至是具体到幻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