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圈子(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重工企业能比的。过去中船总公司还有内部整合的问题,毕竟中船总公司对辖下的造船厂还有一个管理力度的问题。

    就像虽然未来的中国有国资委,名义上国企都归国资委管辖。然而下面的国企,却未必一定会卖国资委的帐。中船总公司对辖下造船厂的控制,也并不是能够如臂使指。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应用,却极大的加强了中船总公司对各大造船厂的控制能力。以南北两个总装厂为中心,利用分段订单形成的业务网络,不听从指挥的船厂就只能造国内万吨级的小订单,看着其他生产分段的船厂吃肉。

    一来二去,不服从上面管理的船厂,自己就要被下面的工人们给推翻了。从去年到今年,中船的业绩简直能晃瞎所有人的氪金狗眼。

    然而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船总公司身上,却只有少数人注意到了今年宣布解散的新科重工。

    “说来这个人,和这个巨型总段造船法还有些关系。”赵锡成笑道:“你们谁听过,中船总公司这个造船法是怎么来的么?”

    “不是他们自己搞的?”吴大奇做的行业离航海有些远,摇头道:“听你们说这技术这么厉害,如果是其他国家发明的,不会转让给大陆吧?”

    “还真不是中船自己的技术,但确实是大陆的企业做出来的。”乔达蒙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个巨型总段造船法有趣就在这里,研发它的是一个和造船没啥关系的企业。这家公司咱们以前也说起过,就是大陆最近风生水起的新科集团。”

    “新科集团?他们不是做电池、电子的吗?怎么还跑到造船这样的重工业去了。”

    乔达蒙咂了咂嘴,有些唏嘘的说道:“新科集团也没心情去做造船业,进入重工业,实际还是想把自己的技术推销给造船厂。巨型总段造船法推行之后,当初成立的新科重工就已经功成身退,宣布解散了。但是现在中船总公司,早就已经离不开新科集团的电子产品。人家这生意做的,才是真叫一个大手笔!”

    “嚯——”

    为了向造船厂推销自己的产品,干脆自己组建一个造船厂,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实在是让人有些目眩神迷。哪怕在座各位都是久经商海沉浮,却也听的心旌摇曳。

    “原来中船抖起来,还是新科集团在背后发力啊!”吴大奇了然的点起了头。

    宋文忠突然看了赵锡成一眼,若有所思:“老赵你说在中船招待会见到的,不会就是——”

    在座的或许有人不了解造船和航海业,但肯定没有哪个不是聪明人。宋文忠这话一出,立刻就有反应快的人也瞪起眼睛,看向了赵锡成。

    “老赵,难道你遇到了,胡——”

    赵锡成微笑点头:“不错,我在招待会上遇到了新科集团的胡文海。”

    胡文海借住赵锡成别墅不说保密,但也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赵锡成只说在招待会遇到了胡文海,也是免得有人找他引荐让人左右为难。

    “胡文海来美国了!”桌旁众人目光交织,都有些兴奋。

    “我说老赵,你没把握一下机会?如果能把他拉进咱们的圈子里,各位到时候想不发财都太难了!看看此人做的那些生意,哪一个不是大手笔?连带跟着他赚钱的,像中船、杜邦、摩托罗拉和西门子,水锂电和igct简直是抢钱哟!”

    “可不是?老赵你要是能把他拉进来,再有什么项目也不用便宜那帮鬼佬,交给咱们华人商帮来运作不是更好?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嘛!”

    “对啊,老赵,你的能力我们可是信得过的。”

    面对众人灼热的目光,赵锡成无奈苦笑起来:“各位,我当然是知道胡文海有多大的本事,也抓住机会和他单独聊了一会儿。不过人家端着大陆的金饭碗,看不上咱们这个小水池吧。”

    “什么意思?”吴大奇皱眉道:“老赵你说咱们这个小圈子人家看不上,倒是不奇怪。动不动上百亿美元的生意,咱们确实差了些。不过胡文海如果愿意到美国来发展,肯卖他面子的肯定不止咱们哥几个,全美华商巴不得有这么一个能出头的人吧?”

    赵锡成双手一摊:“我也是这么说,可人家觉得到美国来是做二等公民。与其来撞玻璃天花板,不如在大陆吃独食香呢。他甚至对我说,中国经济会比美国经济更有前途。”

    “这个样子,哎,毕竟是大陆出来的,眼界总是窄一些嘛。”宋文忠叹了口气:“就大陆那个样子,再过三十年能不被印度甩开就不错啦!”

    还别说,印度的gdp在八十年代和中国还确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