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六章 醉翁之意(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的时间表,现在完全有可能已经实现了技术的突破。

    可这也就意味着,留给亨特杜邦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聚合物锂电池冲击水锂电市场,而三代水锂电迟迟不能投入商业应用。这个曾经带给他无数利益的项目,转眼就能毁掉他在杜邦家族的一切努力。

    现在摆在亨特杜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胡文海推出这项产品之前,将聚合物锂电池技术收购下来。

    好在对于胡文海来说,杜邦的研发进度应该是完全保密的。三代水锂电的缺陷,亨特杜邦并不认为胡文海会知道。没有大规模的测试,这个缺陷可是连杜邦都没有发现的。

    果然,胡文海露出感兴趣的样子,点头道:“杜邦公司和我有很好的合作经验,如果亨特先生感兴趣,我并不介意与杜邦公司继续合作。不过,我要了解杜邦公司在这方面愿意投入多少资源进来。毕竟开发出新的聚合物锂电池,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当然,杜邦公司是不会让合作伙伴利益受到损失的。”亨特杜邦点头。

    胡文海呵呵一笑,只当是听了个笑话。

    杜邦说自己纯良无害,那就好像克林顿的媳妇说自己从来没有违法犯罪一样。

    若非自己手里掌握的是聚合物锂电池,而不是根据水锂电技术开发出来的后续技术,看看亨特杜邦还会不会这么“文明”的进行交涉?

    恐怕第一时间迎接胡文海的,就是杜邦法务部门的律师函了。

    “让我们说一些现实的问题吧。”胡文海对亨特杜邦的表态不置可否:“聚合物锂电池和水锂电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不过杜邦公司在锂电池上毕竟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合作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选择。具体的合作方式,亨特先生有什么提议?收购?合资?还是代理?”

    亨特杜邦有些遗憾的抿了抿嘴角。

    确实,他的心头有些遗憾,为什么这样的关键技术又是出自新科公司的手中?

    同时亨特杜邦也对胡文海和新科公司在锂电池方面的研发能力有些心惊,他们在锂电池技术的开发,总是超过了正常的研发速度。

    聚合物锂电池在美国也早就有人在投入研发,但经过调查,杜邦的研发情报部门认定,要拿出可堪使用的结果至少需要五年以上。实际上这还是非常乐观的估计,因为聚合物锂电池的理论技术仍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新科公司在两年前,就已经在聚合物锂电池技术上有了相当成果。实际上,亨特杜邦和杜邦的技术情报部门怀疑,胡文海手上应该有对锂离子电池相当深入的理论研究。

    在这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新科公司才能以这么迅速的进度,就拿出了水锂电和聚合物锂电池技术。

    如果可以选择,亨特杜邦最希望拿到的,自然是胡文海手里关于锂电池的一切技术资料。有了理论突破,杜邦也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锂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

    “我有一个提议。”亨特杜邦将酒杯放回到茶几上,翘起二郎腿来:“不如新科公司和杜邦共同成立一个研发中心,用于在锂电池技术上的开发。我们双方都投入自己手上的全部资源,获得的利益根据股份进行分配。胡先生觉得如何呢?”

    “我看不怎么样。”

    胡文海干脆的摇头,面无表情道:“杜邦有什么技术能够投入到这个研发中心来呢?从新科公司收购的水锂电技术吗?亨特先生说是全部资源,水锂电的全套专利也应该包括在内吧?”

    亨特杜邦有些尴尬的打着磕巴,呃嗯了半天,最后只好无奈的摇起头来。

    上百亿美元收购的水锂电技术,杜邦还没捂热乎就要拿出去和人合资,亨特完全能够想象这个提议会被家族里其他人如何猛烈的攻击。

    “杜邦能够提供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研发体系,以及电化学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和研究团队。”亨特杜邦调整了一下坐姿,扁着嘴无奈的说道:“新科公司提供理论基础,杜邦世界领先的研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研发成果,这是双赢的好事。”

    “这样……”胡文海沉吟片刻,竟然点了点头:“我看也可以,不过研发中心的股份分配问题如何解决呢?”

    “当然是按照投入的资本来进行股份计算了!”亨特杜邦抢着说道:“新科公司的技术可以折算资本,最后根据双方出资比例进行股份划分。”

    胡文海脸上似笑非笑,摇头道:“亨特先生认为,这样的条件公平吗?单纯比较资本,新科公司怎么能与杜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