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74建设一个港口(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亚油田如果按照计划,将可以和奥地利一样,给轴心国提供至少每年250万吨的石油资源——接近850万吨的石油,已经接近德国战争机器消耗的预计总和了。

    至少在战略上来看,如果保住了利比亚油田产量,并且可以逐年提高的话,德国将在至关重要的42年拥有1000万吨以上的石油产能。

    而在这个产能的支撑下,德国针对苏联的作战计划,就不必围绕高加索展开,对陆军来说,一切就有了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

    很多时候,并不是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缺乏想象力,而是国家基本情况决定了他们无法毫无限制的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

    就比如说,都知道日本攻击中途岛是一招臭棋,可当时的日本指挥官根本没有选择——这就是因为资源上的缺失,造成的战略上的悲哀了。

    当时日本到了那一步之后,只有三个选择可以进行:北上阿留申群岛、强攻中途岛以及南下澳大利亚。

    去冰天雪地的阿留申群岛抓鱼,哪怕是脑子不正常的人也不会去选,攻击澳大利亚以日本的后勤补给,和自杀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说,不是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码决定了中途岛战争的胜负,那都是最表面的文学演绎罢了。

    美国最高决策层早就意识到,在让出了所有可能攻击的方向之后,日本进攻中途岛是唯一一个选项!

    而美国在中途岛部署舰队迎战,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策的唯一性——至于说那封所谓的被破译的电报,存不存在都不会有什么区别。

    随着海浪被巨大的浮动码头还有海岸挤开,带着细微泡沫的海水拍打在人们的脚面上,这个巨大的设备,终于撞上了陆地,固定在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上。

    “误差不超过7米!这真是一个奇迹了!”岸边上,德国工程师赞叹的说道。

    他的旁边,摆放着各种测量的工具,一张简单的折叠桌子上,还摆着很多地图和标尺圆规。

    而另一边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