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辞旧迎新【二合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忖着,既然有贺枚这个先例外,纵使他与赵弘润此前矛盾重重,但相信当他过世的时候,那位年轻的君主还是会赐予高评价的墨宝。

    但让这位老大人感到困扰的是,他在离职后的身体状况很好,为他诊断的医师断定,他最起码还能再活个数年,这就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十月至十一月,户部开始变得愈发忙碌,在这段时间内,地方郡县将他们当地该年的秋收数额呈报上来,而户部则在此基础上,设法调控市价,既不能使国内的米价虚高,但也不能使其跌破,严重损害到平民、小地主阶层的利益。

    不得不说,由于今年魏国的军队全面实施了「军屯」的策略,这使得魏国在粮食方面的压力骤减,在经过朝廷的缜密估算后,全国的产粮非但可以满足国人的需要,甚至还能余下一小部分——本来这一小部分可以储藏起来作为战争储备,但因为魏国此前私底下通过川雒联盟与南阳羯族人达成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因此,这一部分粮食,为魏国换取了大量的巴奴,极大的弥补了魏国在同时开启数个大工程后处于严重人手不足的窘迫。

    年关将近时,魏国嫁出去的玉珑公主、秦太子妃赵玦,乘坐船只返回了魏国大梁,对外称回娘家探亲,但实际上嘛,无非就是闲在秦国住得太闷了而已。

    谁让她名义上的丈夫秦少君实际上此刻就在魏国呢?——秦少君在秦国时,她与秦少君这对名义上的夫妇、实际上的好姐妹还能做个伴,可秦少君一去魏国,玉珑公主就难免感到寂寞了。

    于是,玉珑公主索性就返回了魏国,准备在大梁住上一阵子,毕竟此时此刻,让她又爱又恨的父亲赵偲已经过世,不至于再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对此,赵弘润感到十分高兴,不过最高兴的,相信还是赵卫、赵川、赵邯、以及赵楚这几个小家伙,毕竟玉珑公主这位姑姑,对他们可是非常溺爱的。

    “姑姑、姑姑、姑姑——”

    “嘻嘻,看姑姑给你们带什么礼物了。”

    在几个精致的小礼物的诱惑下,赵弘润的三个儿子与一个女儿,都被玉珑公主拐跑了。

    对此赵弘润只是暗暗祈祷,毕竟玉珑公主先是在宫内被压抑了十几年,随后碰到六王叔赵元俼,跟着这位六叔到处跑,性子一下子就野了——论性格,这位公主可能比出身草原的乌娜还要奔放洒脱,赵弘润非常担心那四个小家伙被教坏了。

    毕竟,玉珑公主就是被六王叔赵元俼给带坏的,记得曾经,这是一位多么恬静的公主,可后来……唉!

    回到大梁后,玉珑公主先去拜见了赵弘润的养母沈淑妃。

    自从乌贵嫔被睿王赵昭接去齐国之后,沈淑妃就再没有理由住在皇宫外的寺园里了,因此,在赵弘润的强烈要求下,沈淑妃最终还是接受了儿子的孝心,虽然嘴里多番抱怨,但心底却十分欢喜、欣慰地搬到了皇宫内为她而新建的宫殿「福延宫」,成为皇宫内除「寿延宫王太后」外的另外一位太后。

    在瞧见玉珑公主返回魏国时,沈淑妃——如今应该称作沈太后,她亦十分高兴,拉着玉珑公主的手说长道短,仿佛是对待出嫁返家的女儿。

    其实倒也跟女儿没差,毕竟当年玉珑公主年幼时的种种遭遇被揭露后,沈太后对这个苦命的丫头感到莫名的心疼,虽然并未开口,但实际上却是将其视为了养女,而玉珑公主呢,也从沈太后这边感受到了早已忘却的母亲的呵护与关怀。

    当日,赵弘润在母亲沈太后的福延宫,摆设了筵席,庆祝家人团聚。

    在这次的‘小家宴’中,赵弘润邀请了住在寿延宫的太后王氏,毕竟在名义上,王太后亦是他的母亲。

    但王太后还是比较识趣的,没有参合其中,借口身体不适就推辞了。

    唯一遗憾的是,弟弟桓王赵宣此刻远在河东安邑,而赵弘润身边最不听话的女人赵莺亦守在卫国,随时准备设法除掉躲藏在魏国的萧鸾,否则,若是弟弟赵宣领着弟媳、也就是那位韩国公主一同来到福延宫的这个小家宴,再将赵莺也抓到这儿来,那么,一家人才算是团聚了。

    不过沈太后对此倒不介意,毕竟她知道他小儿子赵宣就在安邑,并且目前正忙着军屯、操练等事宜,倒也不感到担心,至于寂寞嘛,身边有大儿子赵润在,还有芈姜、赢璎、苏苒、羊舌杏、乌娜、赵雀等儿媳,还有干女儿玉珑公主,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口一个称呼她“祖母”的赵卫、赵川、赵邯、赵楚这四个小家伙,她怎么会感到寂寞?

    她只是有些遗憾,遗憾先王赵偲过世太早,未能有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