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辞旧迎新【二合一】(第2/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的,双方也就熟络了。

    在赵弘润的印象中,当时还担任着工部尚书之职的曹稚,就是一位看起来颇为慈祥的老头子,整日笑呵呵的,好多次还捧着茶盏站在旁边,观瞧赵弘润与宗卫们正在鼓捣的什么东西,且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朝廷六部中,赵弘润对工部的印象最好,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

    可惜岁月不饶人,这样一位让赵弘润敬重的长者,终究抵不住岁月,最终还是过世了。

    在丧礼中,赵弘润亲笔写下了「魏之基柱」四个字,赐予曹氏一门,让曹氏一门的家属们感动涕零。

    毕竟这可是某位殿下在登基为王之后第一份主动送出的墨宝,而且写的还是「魏之基柱」这种极高评价的字,这足以成为曹氏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而此事传遍朝野之后,朝野亦对赵弘润更加拥护:民间的百姓感兴趣的是赵弘润与曹稚君臣二人相识结交的过程,并通过某些闲人的脑补,改编出许许多多的故事;而朝中的官员们,则眼红于那份「魏之基柱」的评语。

    这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前礼部尚书曹稚过世后不到二十日,前吏部尚书「贺枚」也过世了,享年六十七岁。

    对于前吏部尚书贺枚的过世,赵弘润其实倒没太大的感受,毕竟他跟这位贺尚书非但不熟,而且曾经还发生过一些矛盾,但考虑到在十几天前,当前工部尚书曹稚过世的时候他非但亲自前往,还当场亲笔题书,赵弘润觉得过于厚此薄彼,倒也不好,于是也去参加了葬礼。

    虽然这两场葬礼,赵弘润皆曾亲自到场,但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中的区别:曹稚过世时,赵弘润可是带着皇后芈姜一同前去吊丧,且持后辈礼;而贺枚过世时,赵弘润仅孤身前往,也没有说持后辈礼的意思。

    两者的差别,仿佛云泥之别。

    不过,看在死者为大、且贺枚生前也称得上兢兢业业的份上,赵弘润还是亲笔题书

-->>(第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