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辞旧迎新【二合一】(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享受这天伦之乐。

    当然,在高兴之余,沈太后亦不忘提醒秦少君赢璎以及赵雀,毕竟这几个儿媳中,就只有这二女还未生诞。

    值得一提的是,沈太后还提及了赵雀的姐姐赵莺,她当然是巴不得赵润有更多的子嗣,反正她是不需要去考虑立嗣之事的。

    然而让沈太后万分欣喜的事,在这次小家宴后,素来坐落大方的秦少君嬴璎,扭扭捏捏地私底下跟她说,说是肚子似乎有了动静,喜得沈太后连忙唤来宫内的御医,为秦少君诊断。

    一探脉,秦少君居然还真有了,这可真是喜上加喜。

    得知此事后,禁卫军将领穆青笑着说道:“「商君」终于要出世了。”

    于是乎,就只剩下赵雀始终没有动静,这让赵雀感到莫名的哀伤,甚至开始有点胡乱猜测,以为自己年幼时为了练武,服用了药物导致绝孕,为此慌了神的她,私底下设法与姐姐赵莺联络,确认自己的猜测。

    几日后,赵莺念及妹妹赵雀的状况,风风火火赶回大梁,在一番安慰以及保证后,终于使得赵雀不再胡思乱想。

    当晚,姐妹俩与赵弘润久违地来了一出一龙二凤,唔,干了个爽。

    可能是新年将近的关系,赵莺难得地没有立刻离开,以一副雍容华贵仿佛贵妇人的打扮,在宫内住了几日。

    卫骄、吕牧、穆青等宗卫出身的禁卫军将领们,当然清楚这个女人的底细,与称呼其妹妹赵雀相似,恭敬地称呼其为「莺妃」,倒是宫内的宫女们感到十分纳闷,不知这个长得跟狐狸精似的骚魅女子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却也不敢打听,更不敢得罪。

    新年过后,魏国迎来了「兴安三年」,正月初一,赵弘润作为国君,亲自前往祖庙告祭先祖,檄文是温崎所写,辞藻华丽,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魏国目前正在蒸蒸日上,祖宗们不必担心。

    而同日,礼部尚书杜宥,则领着朝中百官前往城内城外的各处神庙,祈祷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莫使出现天灾人祸。

    而在此之后,礼部就更加忙碌了,因为开春之后,即是「诸国会盟于大梁」的日子,作为这个时代的新霸主,魏国首次号召诸国,自然要办得荣隆,将国家强大的一面展现在诸国使者面前。

    可如何展现魏国的强大呢?

    礼部诸官员苦思冥想,甚至于,礼部尚书杜宥还将这个问题带到了内朝,让内朝的诸位大臣一同帮着出主意。

    但在一番商议之后,礼部尚书杜宥还是不满意,感觉总是差那么一点。

    于是,杜宥征求了赵弘润的意见。

    没想到,赵弘润在听完之后,随口就给出了一个让杜宥感到极为满意的建议:阅军!

    阅军,顾名思义,就是让魏国目前的各个军队,挑选出各自军队内的精锐,前来大梁军事演习,将魏国军队强大的一面,确确实实地展现在诸国使者的面前。——还有比这更能体现魏国强大之处的主意么?

    杜宥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他感觉,虽然这位年轻的君王很多时候非常不靠谱,但在关键之处,这位年轻的君主却极为可靠。

    身背后有这位雄主在,无论是礼部尚书杜宥还是其余朝中大臣,都感觉倍有底气。

    正月下旬,来自韩国的使臣队伍率先抵达魏国王都大梁,这支队伍以上将暴鸢为主使,韩晁、赵卓两位熟悉的礼使作为副使,着实称得上是重量级。

    要知道,暴鸢可是韩王然为数不多非常信任的将军,纵使暴鸢在面对魏国的时候打了好几场败仗,但韩王然依旧对他信任百倍,任命暴鸢为邯郸守。『注:邯郸郡北部还是韩国的土地。』

    第一个抵达大梁的,居然是韩国的使者,这让赵弘润与朝中诸臣们颇感意外。

    要知道,韩国最富饶、交通最方便的乃是邯郸郡,越往北,路况就越差,这也正是唐沮、范应二人花了两个月才从大梁赶到韩国新都蓟城的原因。

    而继韩国之后,第二个抵达大梁的,则是卫国的公子瑜。

    对此,魏国倒是毫不意外,毕竟卫国跟魏国实在太近,乘船两三日就能往返与大梁与卫国的王都濮阳——哪怕卫公子瑜再晚个十天半月前来,也完全赶得上诸国会盟。

    又过三两日,秦国的代表亦抵达了大梁。

    有些出乎赵弘润意料的是,在秦国使臣的队伍中,居然有三位嬴姓王族:渭阳君嬴华、阳泉君嬴镹、蓝田君嬴谪。

    经过询问赵弘润这才得知,其实这次秦国的重量级代表乃是渭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