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篇之后,剧情节奏与文笔才算是走向成熟。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算是把握了自己真正的想法——我们应该作为人,去掌握理性的力量。
这一句话,应该就是我四年最大的成果了。
这四年,为了写好这一部小说,我也逼迫自己去读了很多书。卡尔·曼海姆、索绪尔、马克思、罗素、胡塞尔、海德格尔都读过一些。而对我来说,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辨的过程。
讴歌理性——这是我最终得到的答案。
而我的故事,也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天人——拥有至高之技术的存在,或许可以做到“不管我怎么想,宇宙都会服从我”的境界,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式,在凡人想来,或许是“感性”的。
但理性之道,正是凡人击穿未知壁垒的力量。
这就是这部书剧情的核心。
而除了这个核心之外,《走进修仙》的主线剧情,大约可以拆分成“三条半”的主要仙路。
“数学:希尔伯特二十三问——哥德尔一阶完备——不完备/不可计算——类型论/内模型/可构造性/计算机科学——朗兰兹纲领”。
“微观物理:粒子——标准模型/超弦/凝聚态/量子计算机”
“生物学:化形法——基因表达——中心法则——朊病毒”。
这是三条完整的线路。
“天体物理:黑洞/引力——奇异性”
这可以算是半条了。
天体物理学的领域,不是这一本书主要讨论的部分。另外,这一部分,也算是……这本书最为狂想的部分吧。
我甚至使用了一些……天体物理学领域尚未证明的猜想、并非主流的推论,等等。
比如说,曾让王崎“感到不适”的“全息原理不存”。但本质上,全息原理在我们宇宙也不是绝对成立的——你首先还得接受某些黑洞热力学的结论,或者说,“先验地预设这些结论正确”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