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非大夏国师所能知晓,亦非寻常探马所能侦缉,所以他人不能言,山僧却特来为陛下言之。”
“敢问长老,是何事要说与朕知道?”
李乾顺的声音才起,顿时便被那莲上僧人的声音盖了下去,一字一顿,还带着奇怪的口音,然而那声音起处,却让佛殿上人人都变了脸色:“山僧要说的,乃是辽灭、宋亡、女真不兴,则陛下与这大高白国,将来却该投了何处去?”
……
………
大宋江南东路,歙州之南,正联通着杭州与歙州两地间的要道上,有奇峰从地而起,峰峰秀耸。
山形灵秀,然而山名就有点不吉利,特别犯商旅、水手的忌讳覆船山。
但如此不吉利的山名,却偏偏极有人气,山间佛寺香堂相连,每年不知有多少头包香帕、身挎香包的善男信女,三步一叩首地不远百里来此上香。
今日里,上香的人群里多了一行僧人。与本地人们习见的光头缁衣形象不同,这些僧人看起来体格要比农夫们高大许多,身上僧衣也是白叠布的短打装扮,更在肩膀上挂着两挂白绒球,不知是个什么说头。
然而这些僧人多半手中握着根六棱铁棍,看着面相也不像是良善出家人,这一路上却无人敢凑近他们身前。
随着这些模样古怪的僧人走上那覆船山主峰,却没有见着什么堂皇庙宇,只有一座法坛上接于天,无端多出了些许天高地阔之感。
法坛两旁,却立着一僧一道。
那和尚胖壮如牯牛,身上穿一件大红金线袈裟,福田格里满饰着火焰花样,就这么盘膝而坐。最奇的是这和尚额头上生着七个红痣,恰如一朵六瓣莲花,微微透出金光,满腮如铁线般的胡子更是一股子凶恶味道。
那一旁的道人头戴乌巾、身披皂袍,衣着就显得比那和尚朴素许多。然而这道士肩背长剑,面色冷然,配上那高颧骨、薄嘴唇的面容,哪怕只在他跟前站上片刻,身上也会被一股子砭肤冷意迫出一身的鸡皮疙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