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枭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满足了李延庆所说的平局条件,没有童贯的干涉。

    赵桓没有办法,只得妥协,“那就依父皇的安排,另外,儿臣再提三个建议,希望父皇恩准!”

    赵佶见太子妥协了,心中大喜,便笑道:“你说,只要合理,朕可以接受!”

    “第一,需要粮食调入河北后再行北伐”

    不等赵桓说完,赵佶欣然道:“这个方案正合朕意,朕准了!”

    “其二,希望父皇调五万河东军交给种师道,由种师道统帅河东军北伐。”

    赵佶还是对种家军的说法有点耿耿于怀,他沉思片刻道:“河东需要防备西夏趁机南下,军队不能全部调走,就调三万河东军吧!不足部分可以在河北募军。”

    父皇说得也有道理,赵桓便答应了,“那就调三万河东军,另外第三个建议,儿臣想从各地调一批名将辅助种师道,希望父皇恩准!”

    赵佶立刻看透了儿子的目的,是想趁机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种师道军中去,以掌握军权,若是平时他早就一口回绝了,只是现在他需要用儿子当盾牌.....

    赵佶想了想道:“辅臣太多无宜,朕觉得最多五人便足够了,皇儿可拟一份名单给朕,没有问题,朕就批准了!”

    赵桓无奈,只得躬身道:“名单儿臣已有,儿臣推荐大名知府张叔夜、济州知州宗泽、前监察御史李纲、保安军节度使种师中、嘉鱼县县令李延庆,调这五人协助种师道。”

    张叔夜、宗泽、李延庆是太子赵桓挂帅讨伐梁山时原班人马,这一次他也点名要这三人辅佐种师道,种师中也是西北名将,是种师道胞弟,有他为副将配合,种师道会更少掣肘。

    李纲是赵桓极为欣赏的监察御史,因批评河北防御松弛而被贬去南剑州沙县出任税监,赵桓对他印象深刻,所以想利用这次机会把他也调回京中。

    赵佶听到了李延庆的名字,不由犹豫一下道:“别人都没有问题,但李延庆可是范党一系,调他是不是有点不妥?”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