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对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4/9页)
,而是因为这是一桩怎么看都会很赚的买卖。
过了两年之后,天启皇帝终于看清了这群所谓的道德君子的真实嘴脸,开始疏远他们,培养自己的班底,但环顾四周,他是那么的孤独,父皇和母后都死了,皇后出身贫寒,没有势力,家里唯一的长辈李选侍也被东林党人排挤到了冷宫,退出了政治舞台。
天启皇帝发现,他一夜之间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人跟他站在一起,底下的那群大臣们都是跟江南地区的大地主大商人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有的人甚至自己家里就是大土豪,他们互相勾结,将本该交到国库里的钱都搞进了自己的腰包,弄得国库空空如也,前线局势一败再败,没钱增兵,没钱打造新的器械。形势十分吃紧,而他们却还在后方紧吃,继续挥霍着国家的财富。
天启皇帝怒了,想要增加税收来筹钱练兵,结果这帮人却打着祖制的旗号,主张增加农业税。这个方案被天启皇帝断然拒绝,因为万历时期为了打努尔哈赤已经增加过一个农业税了,再加的话,农民的负担就太大了,容易后院起火。
皇帝想要增加商业税,从那些富的流油的人身上搞钱,这些人主要是江南的大地主大资本家,他们对此早已有了应对,他们砸重金扶植起来了一个叫做东林党的政治组织来把控朝廷,每每以违反祖制为由反驳天启想要增加商业税的想法。搞得天启皇帝搞钱充实国库的愿望频频落空。真是开了国际玩笑,努尔哈赤都打到家门口了,祖制有什么用?难不成朱元璋先生还能从坟里爬出来暴打努尔哈赤一番不成?
就在天启皇帝彷徨无措之际,一个糟老头子向他伸出了热乎乎的大手,这个人就是魏忠贤。说来也巧,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是被东林党人挤走的李选侍的贴身太监,也不知道是李选侍暗中的安排,还是怎样阴差阳错的缘分,总之一把年纪的魏忠贤走进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视线。
此后,早已过了仕途黄金年龄的魏公公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挤走王安掌握内廷,再是搞掉东林党掌握住整个帝国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