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这个酣睡的娇妻,不忍心打搅她,轻轻地给她盖了盖被子,然后搂着她的娇躯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朱楧就宣布了王后有喜的消息,并且下令从今往后王后的待遇标准要提高一个档次,宫内的所有人都要合力为王后保胎,不得有误。
消息传出去后,反应机敏的群臣立即向朱楧上了贺表,恭贺王上有后,并祝我肃国的江山千秋万代。其他的三个后妃也纷纷向朱楧和孙云琦道喜,每个人都去看望了孙云琦,带了不少补身子的礼物,宫内上下是一片和谐,一片欢喜。
在两天之后的早朝中,朱楧就宣布了要成立军官学校的战略构想,自古都是兴利易,除弊难,做一件好事其实很容易,因为好事肯定是对人有好处,就会得到人们的支持,然而革除一件弊政却是很难的,因为那会触动一大堆既得利益者的灵魂深处,遭到他们的抵制。办理军校是绝对的好事,既可以让那些世家军官子弟得到免费学习的机会,又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军官,实在是件双赢的好事,因此得以大力推行,没有遇到丝毫阻碍。
按照朱元璋的规定,世袭军官子弟要年满十八岁才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位,这个和朱楧规定肃国子弟上学的时间正好吻合,朱楧规定十五岁上学,军校的学期正好是三年,三年之后,积累够学分,考试合格,拿到毕业证方可承袭父亲的职位,否则只能做一个一般的军户。
对军官的要求,要比对普通的士兵更加严格,因为军官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这也是后世的国家所普遍认同的理念,因此在军事学校里接受训练的军官,他们所接受的训练严格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士兵。
朱楧也打算在肃国的军校里彻底贯彻这一个理念。按照大明朝的法令,指挥使及其以下的军官才允许世袭,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只能升任,不得世袭。军事学院开办之后,那么上到指挥使家的子弟,下到百户家的子弟都会在一所学校里学习,虽说大家都是同学,但是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阶级属性,一名百户家的子弟见到自己卫的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