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使家的子弟肯定是点头哈腰当小弟,因为自己之后得在人家的手下干活,不学乖一点怎么行?
这样以来,那些指挥使家的子弟难免会骄横一些,对于学校的各种禁令不放在眼里,甚至连教官和校长都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就是来这里镀镀金,三年之后,就会荣升为掌管一个卫所的指挥使。
而且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拉帮结派的现象,一个卫的军官子弟都围在自己将来的指挥使旁边,与其他人明争暗斗,对军队的整体团结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有鉴于此,朱楧规定,军官子弟上军校时,采取科举考试的糊名制,每个人不许透露自己的名字和单位,只有一个代号。有关学生的一切信息都要由校方封存起来,未经允许,不得公开,否则严厉处置。
学生上军校的三年时光为全封闭式训练,只在端午、中秋、过年之时允许家人前来探望,而且跟监狱探监一样,一个一个地进行探望,防止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此外,学生在校内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如果私自像他人泄露,立即开除,不得承袭父亲的职位。
虽然这么做没有办法完全杜绝学员们以身份拉帮结派的现象,因为一个卫所的军官子弟很多人都是从小玩到大,到了军校里面让他们装作不认识也不是很现实的事,不过朱楧的目的是要借此告诉所有的军官子弟,进了军校一律平等,没有什么指挥使家的公子,千户家的少爷,全部都是只有代号的学生,军校里面一切都是扯淡,只有自身的成绩才是硬通货!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他还规定每年毕业之时,军校里会有百分之五的学院被评为优秀学员。凡是优秀学员,将来在竞争职位的时候,在与他人功劳相当的情况下,会被优先考虑,任何人不得打破这个规矩,否则严惩不贷!
相信在严厉的法令和巨额的诱惑面前,所有的军校学员都会拼命学习,上求一个好的前程,下则希望保住自己的铁饭碗。
封建社会有千般不好,万般不好,但有一点是好的,那就
-->>(第5/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