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无力吐槽,一个个的,也太热心了吧,都热心到让自己有些无所措从。
李隆基贵为天子,是大唐的主宰,办事也不用顾忌什么,爱妃的努力没有成功,高力士的劝告也听不进,当场有些不悦地说:“郑爱卿,惠妃也是为了你好,这里没有外人,你敢承认修新路,不是为了延继你郑氏一脉的香火?这德要积,但药石也要求,这叫双管齐下。”
皇上和惠妃娘娘什么时候为这种小事操过心,换作别的臣子,肯定感激涕零,也就是郑鹏不知好歹,要不是把郑鹏看作“国之重器”,李隆基都想抽他了。
郑鹏有些无言,自己跟李隆基解释过,敢情前面都是白说了啊。
左右看了一下,宫女和侍卫站得远远的,刚才为了照顾自己脸面,都打发下去,没有外人在,郑鹏也不藏着掖着,只是稍作犹豫,很快说道:“微臣不敢欺瞒皇上,这次修路,其实所谓的消孽积德只是一个幌子。”
话还没说完,李隆基就抢过话头:“朕早知是幌子,像你这种懒人,晨晚不上香,节气不礼佛,再有名的得道高僧开法会也吸引不了你,信这个才是怪事。”
武惠妃轻轻拉了拉李隆基说:“陛下,让郑将军先把话说完。”
李隆基对武惠妃非常喜爱,闻言马上笑着说:“爱妃言之有理,郑卿家,你继续说。”
就是一打岔的功夫,爱卿变成了卿家。
郑鹏有些感激地看了武惠妃一眼,继续说:“皇上也知道,微臣就喜欢捣弄一些新奇有趣的东西,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微臣的心头好不是古董珍玩,而是不惜钱财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次修建铁路,其实也有私心的,一是这路有可能给微臣带来收益,二来嘛,树要皮,人要脸,也想做一些能让自己身死留名的事。”
“等等”李隆基心思很细腻,马上抓住郑鹏话中的字眼:“刚才爱卿说了铁路?难不成,你要用铁铺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隆基能成大业,肯定有他的过人之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