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江陵党也不会记住自己多少。如果继续支持丁忧,也翻不起什么浪花,除非得冒着和邹元标一样的风险去写一些过激文字,以图邀名,但是代价也很可观。
不论哪一条路都不是秦元庆想要的,可是就这么放过机会,他又不甘心。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其一路返回衙门,随即就从部下嘴里得知了花正芳的死讯。
那人是当做笑话来说的,花正芳这人不怎么讨人喜欢,经常就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治安情况,在朝堂上弹劾兵马司怠惰,包括周世臣的案子,兵马司也很吃了一番排头。下面的办事人员被抓进去三分之一,秦元庆自己也吃了个处分。对于他的死,那些衙门里的人是抱以幸灾乐祸的态度,也不愿意细查。不管是自杀是他杀,死就死了,正好落个清净,所以连尸单之类都开得异常顺利。
秦元庆听到这消息后却立即感觉到不对劲,一个言官选在杨继盛庙里自经,不会是随意为之,必有深意。搞不好就是尸谏!这可是国朝多年未有过的动静,如果是由自己把那奏章献上去,花正芳名流青史,自己也可以跟着沾光。
尤其是一个死人只能享受名誉,其真正的利益,还不都是落到自己身上?身边这些笨蛋!居然没一个人认识到这里隐藏的巨大机会,就这么让人把尸体带走了,如果自己在,怎么也要先搜检一下再说。
自己的前途,未来的发展,就全在这个老头身上了!
他甚至顾不上坐轿,而是从衙门附近的百姓拿里随便拉了头毛驴一路赶到达智桥来。他知道花家情形,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妇人,加一个孩子,倒是不难对付。花家素来贫苦,只要自己以衙门的名义把他丧事的操办接过来,那妇人还不任自己摆布?
来到花家院外时,秦元庆有些发愣。门里门外,不少男子进进出出在忙碌着。棚铺的人在搭灵棚,有人在摆放纸人,还有几个看上去是跑大棚的厨师,正在忙着垒灶。
这是……要大办丧事的节奏?她家哪来的银子,又哪来的人?难道是侯守用?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