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谁让这会大家就站在蒙古高原上呢,说着说着就说得有点远了——学者、文人,说好听的也是有风骨的,大白话就是:那也是有倔脾气的!
不过没说到几条街之外去,骂完了蒙古人,农博升又道:“唐初史学家颜师古也引用过东汉学者应劭的话,说:径路,匈奴宝刀也。
其实‘径路刀’更多的时候不单单指匈奴单于的随身宝刀,也不是单指匕首,更多的时候是泛指匈人手中的宝刀。”
刚才他是戴着老花眼镜在看,这会再次用手指弹了弹刀身,声音悦耳,又从兜里掏出个放大镜仔细看。
“这刀虽不是匈奴单于才能拥有的宝物,但也绝对不会多,非高级别的勇士不得拥有,那会就非常稀少、昂贵,百分百的径路刀!
还好当初多不了,就这质量,当时我们军队使用的普通环首刀想拼过它还真不容易!”
他的话让张楠想到21世纪初的一部电视剧《汉武大帝》,其中有一段是汉武帝发现汉朝军队的刀不如匈奴的刀——汉朝的宝刀与匈奴的宝刀做火拼实验,结果汉朝的宝刀断成了两截!
有点夸张的影视剧描写,这西汉汉家宝刀又不是黄瓜或者脆性极高的生铁条子,有韧性在,就算对砍成了锯条都不容易断。
好吧,别管导演怎么考虑的,反正接下去的剧情说是汉武帝了解到匈奴是在西域找到了一种精钢,大大的改善了匈奴的宝刀性能,可以做到削铁如泥。
然后嘛,雄心勃勃的刘彻同学就派张骞去了西域。
得,电视剧里张骞出使西域其中一个重要任务说是为了获得更先进炼钢技术,当初全世界拥有最先进炼钢技术的国家上西域去找更先进的技术……
不管这段影视剧描写对不对,张楠倒是记住了径路刀这个说法,至于西汉宝刀不如匈奴宝刀的原因倒不用自个解释给关兴权听,这有个农博升在呢。
既然汉朝炼钢技术世界第一,那为什么会出现汉刀不如匈奴刀的情况?
农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