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七章 至正型元青花(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者干脆就是到勿里洞进行补给。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航海考古上的价值。

    潜水队长这会还在海水里泡着,正想上来,一听张楠的话,连忙道:“是的,老板,在靠近船头的第二舱室。

    不光有这种大盘子,还有其他瓷器,容器也不少,都是这种克拉克瓷。”

    海床淤泥保护了沉船主体,经过初步去除淤泥,头尾已经能够分清。

    这会关于维塔对元青花于的叫法,张楠懒得去改正——普通欧美人基本上都把青花瓷叫“克拉克瓷”,谁让他们在400年前压根就不知道青花瓷器为何物!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结果发现船上装有大量让他们目瞪口呆的青花瓷器。

    这些瓷器当然来自华夏,不过荷兰人不知道、搞不明白,但不妨碍还在使用陶器的荷兰人对这批瓷器是如获至宝,兴奋的近乎发狂!

    都不知道把这种瓷器叫什么,产地都搞不明白,干脆,欧洲人就把它们命名为“克拉克瓷”。

    后来渐渐有华夏瓷器出口欧洲,因为当初“克拉克”号货物造成的轰动性、深远的影响,青花瓷还是全被欧洲人称为“克拉克瓷”,到现在还这么叫:说回来,要“字母哥、姐们”的舌头去发音“青花”,还真有点为难他们了。

    就因为这个历史原因,张楠从来不去改正伙计们对青花瓷的那种西方叫法,反正在西方世界,自个搞点青花瓷的频率并不高,伙计们的叫法改不改都无所谓。

    精品外销瓷自个早就囤够了,其它精品总是少数,没想着这里有半船舱的元青花在等着自己!

    这已不仅仅是少见,都能算千载难逢。

    “我下去看看。”张楠说完这一句,转头对后头的关兴权道:“通知大鲨鱼号,用小艇把陈江华送过来,告诉他这里有至正型元青花!”

    关兴权一听,转身就走:和张楠混了这么几年,他知道知道“至正型元青花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