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啥意思---瓷器里的顶级货色之一!
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钴料主要有进口料、国产料、混合料三种,进口的钴料主要是“苏麻离青”,属于高铁低锰型,青花发色蓝艳并带有铁锈斑。而国产料基本属于高锰低铁型,发色较为浅淡,且无铁锈斑。
张楠说过,现在学术界上一般把元青花分为两种类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祜元青花。
至正型元青花是以英国大维得基金会收藏的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为断代的标准器物,那对瓶子也叫“大维得瓶”。
不管有多少人认为那对瓶子有问题,但它们就是这项标准的标准器。
两相比较,“至正型”时代较晚,普遍认为这种元青花主要烧制年代是元代中晚期,大概1341-1368年。不过因为从至正十二年(1352年)开始,景德镇附近就受到战乱影响,这种明显有官方背景的“至正型元青花”烧造工作就已经停止了。
而后者主要是以1975年湘省黄梅县西池窑厂延祜六年,也就是1319年时下葬的一座元代墓葬里出土的一个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为标准器,生产的时代大致在元代早期,也就是约1340年之前。
不过这样的年代判断也就是个叫法而已,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支持,谁都不能说元代早期没有“苏麻离青”、后期就不烧国产青料的青花了:从常识上判断,国产青料烧制的青花瓷要比进口青料烧制的多的多。
但实际上,国产青料的上档次元青花似乎更少见!
原料造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颜色,还有风格。
这两种类型的元青花在风格上的差异非常大,因为“至正型元青花”采用进口钴料,不仅仅发色艳丽且带有铁锈斑,还伴随有晕散现象,在造型和绘画技艺上也不一样:纹饰多密集,层次繁多,造型普遍比较高大。
后者因为采用国产料,颜色相对“素”,纹饰还较为简单草率。
从目前的华夏出土和国外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