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南方博物馆馆长,平时工作和研究中八竿子敲不着内-蒙一带发现较多的带八思巴文的文物。
工作中碰不到,谁会去研究,难道空得闲着没事干?
认不得,没辙。
这会陈江华就在说:“我看过资料,当初被小鬼子掠走的那块银牌正面是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是契丹文字,意思是‘宜速、走马或快马’,现在这面金牌得去找个会八思巴文的才能解读。”
“好不好找?”
张楠问道。
“国外估计不行,连蒙古那边都应该没辙,他们现在的蒙古文用的是改良的西方字母。
国内还行,据说内-蒙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在特殊时期前后,都把巴思巴文当作过学生的选修课,现在能读懂八思巴文的人不会比认识金文的少。”
“这就好。”
说着,张楠又把手里沉甸甸的金牌翻来覆去看了看,“其实我倒是能够猜一猜这上头的意思:皇帝的圣谕是不可侵犯的,谁要违背,将被处死!”
陈江华笑笑,“够直接。”
他指的是猜测的意思。
“直接,简单、粗暴,元朝皇帝不就喜欢这个。后来的朱元璋好像也是喜欢这个调调,没文化嘛,好像有次海盗来…”
张楠是玩古董的,不是靠谱的历史学家,没想着这会脑子卡住了,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尴尬。
还好陈江华解围,“朱元璋喜欢白话,圣旨都沿袭了元朝皇帝的白话文风格,有一条纪录是倭寇侵犯沿海,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张楠眼睛一亮,“就是这个!
朱重八,霸气!”
“哈哈”笑笑,也不知道那是传说还是史实,反正流传挺广的。
华夏,就该这么霸气!
……
两人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