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中海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美国水军(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追平,今年意大利又有2个电厂投入运行,1928年的统计数字肯定可以看到意大利在发电量方面超越英法。

    再比如汽车产量,1922年法国是75万辆,英国是9万辆,而意大利不到2万辆,英法拥有对意大利3-4倍的优势,但到了1927年,法、英两国的产量固然分别增加到19万和21万辆,但意大利也突破了12万辆,法国只比意大利多一半,英国也不到意大利2倍。

    当然有些地方差距还是拉大了,比如煤炭业,英法都实现了至少50的增长,意大利不但没增长反而略有减少——这是能源结构变化造成的;又比如木材加工业,英法都翻了一倍,但意大利只增长了不到20,原因是意大利没有殖民地可大量开采木材,所有木材都是意大利本土生产的,而森林就那么多,联合集团为保护绿色不得不限制开采规模,意大利大兴土木又要大批量木材,怎么办?广泛进口,英法的殖民地,巴尔干、东欧乃至苏联源源不断为意大利提供木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新铺设的铁路所用到的枕木几乎全部都是从苏联进口的,苏维埃就是靠着这一条又一条枕木从意大利人手里换来了安萨尔多舰炮,换来了卡拉乔洛级技术图纸,换来了菲亚特的汽车工厂——后者在苏联建立了工厂生产卡车和轿车,除此之外新房装修中大量木制家具也是靠了苏联桦木、雪松等板材完成的。

    又比如采矿业,意大利本土没什么矿产,唯独石材非常不错,因此联合集团用到的铝土、矾、铬、钨、锡、铅、铜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苏联和土耳其提供了一部分,英法也提供了相当数量——这个溢出效应反过来也加大了英法对意大利的优势,但矿都没有,扯什么都不行。好在现在有了江西钨矿这个大号来源地,废钢铁源源不断地可以从远东换取物资。

    有些领域意大利的优势虽然非常明显,但因长期不宣传,看上去很低调,比如民用航空业,意大利国内无论是机场总数、航线里程乃至民用飞机数量都是英法的总和,联合航空是世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