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喷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用人要疑疑人也用(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次金陵师大队这边的一辩,又回到了西门甄姬这个资历相对较浅、经验相对不太丰富的新人身上。

    冯见雄的战术安排,这场比赛的立论本来就没有初赛时那么重要,很多细节需要等对方攻过来后,才渐渐铺陈展开,所以冯见雄自己居中主持自由辩论、把总结留给虞美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战力。

    武昌大学是正方,所以他们先发言。

    武大的一辩是个尖脸的眼镜男,起身后说话语气稍微有些娘炮,不过配合他们的姿态和气场,倒是非常合适。

    让虞美琴和冯见雄微微感到意外的是,武大方面的立论居然非常谨慎,并没有上来就强调信任对社会效率的提升、对社会道德的好处,甚至都没有提“用人不疑”这种古训的出处乃至取得的历史成绩。

    相反的是,武大一辩上来就说:“这次的辩题,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些不平衡,因为从表面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人无完人,用人者也就不可能毫无保留地绝对信任他使用的人。

    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是那么地少,因为疑的普遍存在,他们似乎只要证明了有那么一点点的疑,就能推导出用人要疑……

    但是幸好,观众和评委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今天的辩题是个价值判断型的辩题,而不是事实判断型的辩题。因此我们不能从字面判断和‘存在即合理’来简单理解。就像我们辩‘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时,不等于要证明孝就高于仁义礼智信,只是证明孝是好的,而且在可能的、没有其他价值位阶冲突时,越孝越好。

    同理,我们今天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时,要论证的也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而我们要陈述的观点正是:不疑和信任,才是当代社会用人之道的主流,是大家应该营造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下面将分角度详细论证:首先,用人不疑体现了对专业人才的尊重,更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创造力的领域,靠管是管不出创新的,没有积极性,就没有成果。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

    后面的话洋洋洒洒,还有两分钟。不过都是些具体的分论点展开,反而不是重头戏。

    “靠,真不要脸,明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还要打这种‘程度牌’,把主场再往回拉,吃相还真是难看啊。”西门甄姬听着对方的立论,仅仅才听完前两段,心里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幸好她立刻想到了冯见雄赛前的操练、交代的要点,她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绝对不能出现被挑衅的浮躁。

    “要不是冯学长一开始就没打算跟你们谈‘孤证’,一开始就想好了怎么把‘疑人也用’上升到社会导向的主流。这一场恐怕还真就被你们给了。”

    ——

    (白天趁着脑子清醒,先花时间脑洞新书的大纲,谁知脑洞太大,有点收不回来,精神分裂。硬要把思路拉回这本书,怎么都拉不回来,就这样吧……明天可能还是字少一些,后天恢复正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