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三饷。
流民安置直接关系到地方稳定,若这些流民一个个孤苦无依得不到援助,难保其中一些好勇斗狠之徒重新走向歧途。
但财政纪律也必须执行,现在兵荒马乱的,未来像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若不严格执行这些财政纪律的话,恐怕也会造成军饷筹集困难,没有钱兵丁四处劫掠,最后惹起更大麻烦。
这样吧,自今日起,可按照各个州县光复时间长短,地方破坏严重施行不同分成法。
一般来说,第一年按照五五分成,三成归县里,两成归州府,五成上缴。
第二年施行六四分成,两成五归县里,一成五归州府,六成上缴。
如此施行不同分成法,地方也有钱粮重建衙署,聘用品行端正之辈,地方也有钱安置流民,对贫苦者进行救赎。
如此用不了两年,就像我们在顺庆府,在蓬州看到的那样,除了人丁比过去稀少一些之外,地方欣欣向荣,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当然这不是让所有人满意的结果,就像钱邦芑就不太满意,官府征讨流寇缴获白银达百万两之多,大人怎么如此小气,看上新收复数个州县钱粮。
杨麟则有自己打算,流民当然要安置,再缺不能缺流民安置费用,三斗米就能救活一条人命(古代抚恤标准,每天半生米,一般抚恤两个月粮食,待到地里收上来之后就能够养活自己),这是多大功德,不能如何需要保障。
现在官府施行分成,府县衙署分成达到五成,即便扣除衙署开销,训练里兵开销,也有余钱购置粮食安置流民。
而其他地方,则开始新政建设环节,那就是地方利用分成盈余,修路筑桥兴建水利,或者建立公立学堂。
古代国人什么事情喜欢一下摊开,作为穿越族当然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弊端,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步到位,需要慢慢推行。
刚刚光复各个州县以建立衙署,恢复地方政权,以安置流民,稳定民心为主,在义勇军老根据地,大家则开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