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屯耕练兵(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食,衙役敲锣打鼓的到地方,鼓励大家前往cd平原耕种。

    如此虽然招揽了近万名民众,大家扶老携幼来到cd平原屯耕,只需要官府划分地盘,也不太需要官府补助。

    但那些流民则不同,多采用官屯、军屯、民屯等模式。

    所谓官屯军屯,主要针对那些没有余粮身无分文的流民与俘虏,官府供给耕牛粮食进行屯耕,屯耕完成土地,官府前两年免征税额,第三年收取民屯税赋的四倍。

    更多的是民屯,乡亲们凭借自己一己之力进行屯耕,屯耕土地前三年不缴纳任何赋税,与之相反官府衙门还可以每户贷给两担粮食,三年内归还四担粮食。

    杨麟每天一大早骑马巡视城内城外各个粥铺,很多人拿着官府救济的粮食粮食屯耕,到现在街头没有多少流浪汉了。

    如此过了半个月,看到地方安定下来,杨麟带着一个骑兵大队快马加鞭赶到北边的都江堰,以组织重修水利工程。

    一路之上,杨麟遇到三个军屯场所,所谓军屯场所,就是划到各个团营,然后由该部组织俘虏进行屯耕。

    这次鞑子入川有万余满蒙八旗、五万绿营兵马以及两万多强掳而来的劳役。

    就像主角最初穿越之时从地方强征劳役一样,那些被强掳而来的劳役多为川陕普通农户,大家无权无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被鞑子强掳到兵营,一个个本来就是苦出身,对这些俘虏当然抱同理心,对愿意回家的,一律发放二十斤口粮,发放两钱银子,让大家成群结队的翻山越岭回到家乡,免得家破人亡。

    即便如此,由于鞑子占据各个关隘,还是有三千多被虏壮丁不愿回去,对这些不愿回去壮丁则由官府贷给粮食,贷给耕牛进行屯耕,现在各地抛荒土地甚多,大家只有有力气肯干,不愁温饱。

    如果风调雨顺,一两年还清欠官府的粮食、耕牛费用,要不了几年时光,生活完全可以小康。

    所以民屯、官屯民众积极性颇高,大家干劲比较大,很多人起早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