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屯耕练兵(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摸黑的就是希望能够多开垦一点荒地,多一点收成。

    官屯的多是鞑子强掳而来的民壮,是官府从各地收拢而来的流民,而那些被俘绿营兵马由于助纣为虐帮助鞑子杀害普通民众,则全部在兵丁看管下进行屯耕,也就是所谓军屯。

    这次共俘虏了1万绿营兵马,其中两千精壮被抽调选入军中之后,剩余的则分散到全川各地进行军屯,常常是一个县约三五百人,大家在军队或者县衙门兵房监督下进行屯耕。

    军屯所得,5成归俘虏自己所有,而另外一半则归官府兵房、军队所有,如此补贴军需,减少地方军队负担。

    相比民屯、官屯,军屯剥削非常大,有点像过去劳教营,又有点像地主的庄园,这些军屯俘虏完全就是地主家的佃农,大家劳动积极性不太高,很多普通兵丁心中颇有微词。

    一路之上看着马车撵下车撤,杨麟感概什么时候将这道路改成碎石马路,什么时候将那石梯子铺成便于马车行走的康庄大道?

    看着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的都江堰主体工程,杨麟为古人的智慧感慨不已。

    但看着通过鱼嘴、飞沙堰流入的岷江的江水,看着由宝瓶口留到cd)平原的江水,杨麟突然有了一种奇怪想法,是否能更好的利用这些流入cd)平原的江水。

    就像小的时候看到的旁边大队在河道上建了一个5,6米高的大坝,在旁边修一条小河沟,水流冲在转轴上带动轴承快速转动,从而实现快速碾碎大米的目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种技术,就像小的时候看到家里有一个舂米的石磨,听爷爷说每次舂一斗米要半天时间,再加上很多米壳没有舂干净,非常耗牙齿,如此很多人五十多岁满嘴牙齿掉光了,吃这个也吃不得,吃那个也吃不得。

    自知专业有限的杨麟当然不干动都江堰这个工程,好像在21世纪文明发展那样高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敢动都江堰啊。

    受此启发,为了引导灌溉,杨麟只是让人在引水口下游险峻之处修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