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巧取豪夺(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看看,你现在要征收盐赋、矿赋、所得赋,是不是要求太过急迫了?”

    旁边掌管钱粮的同知范文光则有主意,劝诫道:“钱御史,大家都知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乱世之中不但杀戮甚重,而且更重要的是地方官府钱粮征收甚急啊。

    自辽东事变以来,朝廷征收三饷,大家不是不知道其中危害,可以说饮鸩止渴,但迫于无奈还是只得执行,为何?

    打仗需要钱,安抚流民需要钱。

    两害相权取其轻,过去朝廷将税赋全部摊派给黎民黔首,而大人的做法则不相同,大人是减轻老百姓负担,而开源节流,而向豪门大户征收税额。

    建立乡公所,乡公所作为衙门派出机构直接征收税赋,就是将过去被地方豪绅地痞无赖贪墨的钱粮征收上来。

    征收盐赋、征收矿赋、征收所得赋,就是向豪门大户征收钱粮啊。”

    钱邦芑想了想,长叹道:“话虽如此,但我大明向来主张仁政,地方施行官绅共治,老夫担心如此惹得地方官绅反对啊。”

    杨麟哈哈大笑道:“反对,怎么反对?大家又没有贪污,怕什么怕?

    现在朝廷加派三饷,地方层层摊派,我想如果太祖在世看到这些所谓仁政会将主持的官员一个个抓来剥皮萱草。

    再说了我们采取分成法,两成赋税返回各个州县,其中一成用于地方建设,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一成用于官府开支。

    另外八成,大多数也通过发放军饷,抚恤遗孤等方式返还给普通老百姓,这,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现在兵荒马乱的,别的地方逼迫那些穷苦老百姓,而我们则将那些本来应该属于朝廷,属于官府的赋税从贪官污吏那里,从奸商那里拿回来,返回给老百姓,大家说说,我何罪之有?”

    钱邦芑叹息道:“大人啊,你,你总有理由,罢了,罢了,若真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我又反对什么呢?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