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六节 招标(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朱老板如今也是广州府里有“澳洲背景”的大商人之一了。实际上他已经是不剃头的归化民了,至于大昌米行的十三股总股本里朱家也只剩下半股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朱福生的心情。虽说他现在只能算是澳洲人的“掌柜”,但是自己的财产和地位,已经远不是过去那个徐闻县小米行老板可以比拟的了。不仅仅是他个人,连带着朱家的整个家族,都跟着自己在澳洲人手下发达了。最差的,至少也做个“干部”。

    “首长……”朱福生和这位洪首长很熟,作为经办联勤业务元老,他经常要和大昌米行打交道。

    “老朱,你坐吧。”朱福生是归化民,又经常“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洪璜楠就不多客套了,“我上次和你说筹粮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洪璜楠的补给政策既然是以“现地调达”为主,就要事先采购足够多得米粮。他不仅决定要事先采购,还准备在部队即将进驻的各县里提前储存这些粮食。

    “您提出的那十几个县,我都安排好了仓房和看守人员。”朱福生说,“只是现在市面上的粮食不够――秋粮还没下来,价格有点高了。我打算等秋粮登场之后再开始买入。”

    广东到明代已经成了粮食不能自给的省份,虽然珠三角土地肥沃,水热条件又好,但是大量的经济作物种植挤占了土地,使得粮食需要从邻近省份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这事你要抓紧。这十几个县每个县都要储存下三万公斤粮食。不管是米还是杂粮。”这是他按照1000名士兵三十天的口粮计算的,“如果是稻谷,要提前准备好舂米工具。”

    除了粮食之外,这十多个县每县还要预储食盐500公斤,腌渍菜10000公斤。到时候部队一抵达就可以直接取用了。

    “首长,粮食好说。秋粮一登场,要再多储些也容易。只是这么多粮食分储各地,万一出了什么事可不得了……”

    “此事你大可以放心,叫你储存粮食的县份,自然有安全保障。你只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