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八十七节 公务员考试(六)(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i>

    好在考生们都是久经时文考试的,对此类的考场的“风向”都是比较明白的。所以这部分因为“立场问题”失分的人极少。

    就这样言语理解也很快被袁舒知答完了。

    第三部分是数量关系,这是旧文人最害怕的题目。虽说算术在读书人中间亦不算太冷门,但是对此有较深研究的人很少。袁舒知在曾卷的辅导下突击学习了一些,还算能尝试一番。他定睛一看第一题的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呵,是一题鸡兔同笼。这题目在传统数学中算是很常见的一道题目。袁舒知读过《孙子算经》大概记得解法。他当即算得:

    用脚的总数除以2,也就是94÷2=47(只)。假定每只鸡都是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这样在47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47减去总头数35,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12只。有12只兔子当然鸡就有23只。<i><a href="/19235/" >契约灵师</a></i>

    曾卷教过他一种澳洲算法,叫做“代数”,设艾克斯。袁舒知当下就用这股又验算了一遍: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列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得鸡:35-12=23(只)。两相符合,他的信心大增。

    然而下来的题目就难了,幸亏他的传统算学略有底子,加上又恶补过些澳洲算术,数量关系虽然做得磕磕绊绊但是好歹都做完了,并且还有意识的放弃了一些完全理解不能的,反正别人肯定也不会。

    做完数量关系,袁舒知开始做比较难的逻辑推理了。袁舒知老是怀疑当年在崖山出海的大人物中有墨家学派的传人,之所以澳洲人这么贬斥儒学,八成也是因为到了澳洲后什么都得白手起家,这让精于匠造的墨家学徒掌了大权,因此这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