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之动力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 分子级别超纯水(第6/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门槛,另一个是国际上现存的光刻设备大部分都是这俩家卖的,当然是升级成本越低升级方式越简单越好。

    九十年代初,制程工艺和芯片设计之间的分界远没有未来那般清晰,技术大佬三人组目前虽然都是以芯片设计为主业,但三人都对晶圆制程了如指掌,随便丢到那条产线上当个线长绝对是富富有余。

    刘飞扬在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大半张的算式,然后抬头用无法置信的语气对梁远说道:“大少,如果从西门子引进的设备投产,把大少这个想法放进生产线,我们直接就撵上国际先进水准了~~”

    港基集电主导的共和国的火炬计划属于基础科研类,压根就没有保密一说,港基集电的财务审计是通过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交叉审计,梁远打算采购大批的国产5微米晶圆生产线,在财务报表上根本无法隐藏。

    当然,引进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保密,但对国际交流引进技术还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随着港基集电5微米晶圆产线的成熟量产,此时的海外电子产业界巨头已经意识到,3微米线宽对港基集电来说随时都可能获得突破,一旦港基集电自主突破了3微米的制程技术,2微米的海外制程技术很可能没有花大价钱引进的必要了。

    因此这次苏良宇等人这次去西门子谈判,受到了西门子半导体极为热情的接待,和三个月之前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甚至西门子还承诺会在欧洲电子行业内部展开游说,争取尽早把2微米制程技术撤下巴统的监控名单。

    实际上,哪怕没有梁远干扰历史,在九一年的下半年巴统组织自己就开始讨论,把2微米制程技术对共和国开放绿灯的可行性。

    不过那时放宽政策的背景是北极熊轰然倒塌,共和国北上挖墙脚,海外电子集团生怕共和国借用北极熊的电子产业人才快速崛起,决定放宽技术的出口标准用来影响共和国的电子产业政策。

    “海外最先进的05微米制程还没投产,目前已经投产中最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