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不支持荣安公主继统、承嗣的——这个,彼此心知肚明;轩亲王“不奉诏”的这份谕旨,又是他一力主张不直接点醇王的名字——轩亲王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不奉诏”的哟。
可是,文祥又是关卓凡之外,军机大臣中排名最前的人物,理论上,算是关卓凡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助手,那么,算不算“能够和关卓凡说的上话的”呢?
反倒是朱凤标、瑞常两个大学士要坦然一些:反正,我们本来就不是能够和轩亲王“说的上话的”。
呃,可是,万一母后皇太后认为,俺们是能够和轩亲王“说的上话的”,怎么办?
还是尴尬。
一众亲贵重臣,只好参差不齐的含混答应:“是……”
母后皇太后没有发现大伙儿的尴尬,,还在热心指导:“不过,你们不要像今儿传旨似的,约齐了一块儿去——分开来,自个儿去自个儿的,这样,才好说话。”
“是……”
“这第二道旨意,”慈安说道,“待你们从‘他’那儿得了信儿了,咱们合计清爽了,再拟。”
“是……”
跪安之后,九位亲贵重臣,退出了养心殿。
一出养心门,脚步不由就放慢了,彼此面面相觑。
睿王第一个忍不住:“‘上头’叫咱们到朝内北小街去做说客,各位,这个差使,该怎么办啊?”
嘴中说的“各位”,眼睛却看着曹毓瑛。
人同此心,尤其是伯王、朱凤标、瑞常几个,不约而同,随着睿王一起,望向了曹毓瑛。
大伙儿都晓得的,这个事儿,问文祥是没有用的,只有曹琢如,锦囊之中,或有妙计。
“我以为,”曹毓瑛微笑说道,“母后皇太后那句‘能够和轩亲王说的上话的’,诸公不必太过在意——诸公都是国家重臣,轩亲王又一向虚怀若谷,哪有不能够和他说的上话的道理?去就好了——都去。”
啊?
“当然,要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