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有信王自己一个人才明白了。

    ……

    “老师。”

    孙元化步履轻快的走进徐光启家中的书房,进屋之后弯腰拱手行礼。

    不管是怎样的技术呆子,尊师重道和应有的礼仪还是要讲究的。

    “初阳来了啊。”徐光启身边是一个小烛台,身后还有一个一人多高的聚耀烛台,不过并没有都点燃蜡烛,屋子外还有落日余晖,室内还并不是太暗。

    “老师在看农书?”

    孙元化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徐光启案前摆放的书籍是《农政全书》,这本书已经花费了徐光启十几年的心血。

    全书分十二目六十卷,包括农本三卷,田制两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器四,树艺六,蚕桑六,种植四,牧养一,制造一,荒政十八。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农书,包含极广,用心极深,可谓是当时农书划时代的产物,在此之前的所有农书都不能与之相比。

    不管是详细程度和科学性,包括农田之事以外的东西,都是叙述甚详。

    一部专业性的农书,配有图案和实验之后的结果,下笔五十万言。

    不提徐光启别的成就,光是这部农书就足够叫他立身于华夏最佼佼者的行列。

    对当时徐光启入教和翻译几何原理这样的数理书籍,士林之间也并不如何看好。但对其这本农政全书,当时的士大夫们还是相当的赞许,这本书在没有付印之前,手绘的抄本就流传很广了,到徐光启身故数年之后,本书付印,可是那时候已经是标准的乱世,没有多少人会把心思用在农政上了。

    就算是现在,几十万言的农书很多人都花钱叫人抄写收藏,但真正研究和拿来试验的根本就寥寥无已。

    徐光启一生的心血,流传至后世的无非就是一些八卦和其入教的经历,还有崇祯年间修成的历书,想来也是悲哀的很。

    “老师在看番薯篇?”

    孙元化走近一些,果然确定徐光启在看番薯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