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景红包大抽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郑板桥家书 黄海松心(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灵。”

    在他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了。

    郑板桥书法最被称道的是“六分半书”,即以“汉八分”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

    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如作于乾隆二十七年的《行书论书》横幅,时已七十高龄,乃晚年佳作。大意是说苏东坡喜用宣城诸葛氏齐锋笔,写起来十分如意,后来改用别的笔,就手心不相应。板桥自己喜用泰州邓氏羊毫笔,写起来婉转飞动,无不如意。于是把泰州邓氏羊毫比作宣城诸葛齐锋,最后说:“予何敢妄拟东坡?而用笔作书皆爱肥不爱瘦,亦坡之意也。”

    整幅作品结字大大小小,笔划粗粗细细,态势欹欹斜斜,点画、提按、使转如乐行于耳,鸟飞于空,鱼游于水,在一种态情任意的节律中显露着骨力和神采:清人何绍基说他的字“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

    从这件作晶的章法、结体和笔画,不准看出他“波磔奇古形翩翩”的兰竹娄神。

    ······

    周瑞不断从手机上面看着。

    这些资料,鉴宝术上面可没有。

    需要自己找。

    等看完之后,周瑞不由有些沉默了。

    他发现,自己似乎承了袁兴德一家一个情。

    对方竟然将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自己。

    接着,周瑞将四张家书拿起出来,然后放入到山河空间里面。

    最后,周瑞将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件物品。

    这是一块墨碇。

    不过这不是一块古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